唐寅是大學(xué)士王鏊最關(guān)心的門生,唐寅的蘇州洞庭東山三名畫
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為明代四大才子,又稱“吳中四才子”。四人都是大學(xué)士王鏊的學(xué)生和門生,關(guān)系很親密,尤其是唐寅,他是王鏊最關(guān)心的門生。唐寅(1470—1523),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等。唐寅天資聰穎,但科舉之路很坎坷,使他的人生備受磨難。自明弘治年間“科場案”受到沉重打擊后,唐寅是在王鏊等前輩和友人的關(guān)懷下才走出陰影,最后成為“一代才子”的。唐寅一生中多次到洞庭東山,游覽、探幽、品泉和探望陪伴先生王鏊,僅《莫厘王氏家譜》記載的就有10多次,留下不少名畫及名詩,傳世名畫就有《王鏊出山圖》《品悟道泉圖》《梅花圖》等。唐寅還為王鏊、王延喆父子繪畫了《歌風(fēng)臺圖》《金閶送別圖》等。

唐寅《王公拜相圖》(全卷)
《王鏊出山圖》,又名《王公拜相圖》,是唐寅的精品畫作,被選入中國畫名家經(jīng)典畫庫。此畫繪于明正德元年(1506),是唐寅為送行先生王鏊返京所作。是年四月,武宗朱厚照繼位,稱正德朝。朝廷移文召在家守父孝的王鏊返京,得到這個消息,唐寅、祝允明、徐禎卿、文徵明、張靈等都赴東山為先生送行。唐寅創(chuàng)作了較為寫實的《王公拜相圖》,后稱《王鏊出山圖》。此圖卷高20厘米,寬73.3厘米,唐寅用圓轉(zhuǎn)細(xì)秀的筆法、真實生動的造型,畫出了洞庭東山的峰巒、溪流、山道、林木,更刻畫出了56歲的王鏊正襟端坐車內(nèi),“把酒花間花英笑,春光還屬白頭翁”的喜悅心情。祝允明、徐禎卿、文徵明、張靈、張鳳翼等都有題詩及題跋。張鳳翼題記云:“王文恪公濟(jì)之,為吳中名宰相,無論科第、德業(yè)、聲望,載在志傳者,照映千古!边@年唐寅37歲,畫藝日趨成熟,該畫成為唐寅的傳世代表作,現(xiàn)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2002年8月,王鏊嫡傳15世王守覺,向東山鎮(zhèn)捐贈家藏《王鏊出山圖》復(fù)件,鎮(zhèn)里請畫匠把該圖仿制后置于惠和堂王鏊紀(jì)念館,成為陸巷古村的一處著名景觀。

翠峰塢悟道泉
《品悟道泉圖》,又稱《翠峰寺品泉圖》,是一幅扇面畫,唐寅畫于正德十六年(1521)八月。這幅扇面圖是一幅山水畫,金箋設(shè)色,高17.2厘米,寬49.4厘米。畫面上遠(yuǎn)景是莫厘峰高聳的峰巒,近景為翠峰塢宋元古松林和唐代悟道泉。扇面左側(cè)題有一首品泉詩:“自與湖山有宿愿,傾囊剛可買吳船。綸巾布服懷茶餅,臥煮東山悟道泉!甭淇睿赫滦了劝嗽庐嫞瑓强h唐寅。清《太湖備考》載,翠峰寺悟道泉,宋元時為僧人汲水養(yǎng)都(煮飯)之井,名氣并不大。自明代狀元吳寬、唐寅品泉作詩畫稱頌后,悟道泉譽滿天下。后來,吳中名士沈周、文徵明、蔡羽等都入翠峰寺品過悟道泉。

唐寅《翠峰塢品泉圖》扇面
這一年,唐寅已52歲,畫藝已臻巔峰,先后畫有《烹茶圖》《墨竹圖》《事茗圖》等。然在生活上,唐寅卻跌入人生的低谷。一次,唐寅重病在床,先生王鏊得知后去看望他。見唐寅家中窮得幾乎揭不開鍋,很是心酸。王鏊記事詩中有:“矮屋虛明淺送杯”之句,一語雙關(guān)地問唐寅要不要給你送杯水喝,以救你燃眉之急?唐寅回答說:“書畫詩文總不工,偶然生計寓其中?舷佣匪谀义X少,也濟(jì)先生一日窮!蓖貊思(xì)看唐寅住屋四周,“生計城東三畝菜,吟懷墻角一枝梅!闭允遣说,墻角扔有一幅賣不出去的梅花畫。
唐寅自題在《品悟道泉圖》上的那首烹泉詩,富含那個時代和唐寅晚年的不少信息。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唐寅自從有了赴東山的愿望,傾其所有才租了一只帆船游覽東山。詩中“傾囊”,雖有些夸張,但晚年的唐寅生活一定很窘迫。“懷茶餅”,應(yīng)該說明朝中期洞庭山碧螺春茶尚未顯世,或者說名氣不大,不然唐寅怎會從蘇城帶著茶餅來東山品泉呢。從詩中“臥煮”兩字來看,唐寅一人,或許是幾個友人,在翠峰寺旁搭一石灶,撿些松枝,汲悟道泉烹茶。山澗中有風(fēng),灶火常被山風(fēng)吹熄,于是唐寅俯身趴下把火吹旺。在畫家兼詩人筆下,一個“臥”字,寫得極為貼切,充滿了童真與游趣。當(dāng)年唐寅是否真的趴在地上吹灶火,當(dāng)然已無法考證,但給后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唐寅《梅花圖軸》
《梅花圖》是唐寅為先生王鏊所繪的畫軸,紙本水墨,高96.7厘米,寬36.2厘米。畫面上是一棵枝干蒼勁,綴滿稀疏花朵的臘梅樹。畫軸上方題:“黃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臘后花。對酒不妨還弄墨,一枝清影寫橫斜!甭淇睿汉屯跎俑淀崳埔T搱D軸亦為唐寅的精品畫作,今藏中國名家經(jīng)典畫庫。王少傅,即王鏊。正德二年(1506),王鏊敕升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xué)士,時人尊稱王少傅。此畫軸落款僅題吳郡唐寅,未題作畫時間。從畫中“看梅和王少傅韻”來看,應(yīng)是唐寅正德年間的作品。
吳中東山出品
文:楊維忠
圖:王守覺、楊維忠
審核:張煒
發(fā)布:席時超
媒體選稿編輯:李俊鋒 系知名文化傳媒人、新媒體運營師、高級攝影師、《現(xiàn)代蘇州》雜志特約撰稿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