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老舍考驗齊白石:畫《美人圖》不能出現(xiàn)美人,他輕松畫出絕世佳作
引言
老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在文壇上的地位也是無可撼動的。在文藝界,他是一顆璀璨的明星。齊白石,相信大家更不陌生,都知道齊白石畫的《墨蝦》,栩栩如生,在美術界,他的地位同樣無可撼動,是一代繪畫大師。而兩位藝術大師的碰撞,又能激起怎樣的火花呢?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他們之間的藝術情緣。

老舍,出生于1899年,齊白石出生于1864年,兩位年齡相差三十幾歲,卻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老舍雖然是一名作家,但他對于字畫也是毫無招架之力,尤其喜歡齊白石先生的作品。他自己也時常畫,但總覺得畫不好,于是就放棄了。而他的妻子胡挈青也是個極為愛畫的人,并且他們夫妻倆對齊白石的畫作都愛不釋手。他們在北京的住處,放置著許多他們收藏的畫作,就連墻上掛著的也都是他們珍藏的佳作。
老舍對齊白石先生充滿著崇敬之情,于是,1951年,他的妻子在他的建議之下,拜了齊白石先生為師,自此之后,老舍先生和齊白石先生有了許多的往來,甚至常常去齊白石先生家里觀摩他的畫作,同時,也收藏了更多的齊白石先生的佳作。漸漸地,他們之間產(chǎn)生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情愫,可能是從相互的作品中有所共鳴吧。剛開始,在老舍眼中,齊白石就是他的偶像一般的存在,隨著他們的友誼逐漸深入,老舍也總是給齊老先生出難題。

他曾經(jīng)向齊白石求畫,要求畫出"蛙聲十里出山泉"的意境。起初,齊白石先生一直不知如何下筆,經(jīng)過幾天的思考,還是沒能難倒這位大師,只見他并沒有畫出青蛙,而是畫了一條蜿蜒曲折的山泉從山谷中順流而下,而這幅畫的點睛之筆就在于泉水中零散的幾只小蝌蚪,瞬間讓這句詩的意境體現(xiàn)出來了。有水聲,有群山,還有讓人聯(lián)想的蛙聲。雖然并沒有出現(xiàn)青蛙,但幾只小蝌蚪就將蛙聲體現(xiàn)了出來,可見,齊白石先生對于意境的把握可謂是登峰造極。老舍見了這幅畫,也是驚喜得不得了,對齊白石先生更加崇敬了。從那以后,老舍就常常給齊白石出命題。但總也沒能難倒齊白石,他總是能沉著應對,畫出令人滿意的作品。

后來又有一次,老舍先生再次給齊白石先生出了一個難題,這次是要畫一副"美人圖",前提是畫中不能出現(xiàn)美人。而齊白石先生再次給出了完美的答案,他的畫作上的確沒有美人,但卻畫出了讓所有人都認可的"美人圖"。只見他的畫上面畫著一個花瓶,花瓶里插著鮮艷的紅纓,從整體上看,這個花瓶就像是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美人一樣。最后為之提名為:"手摘紅纓拜美人"。老舍見了連連稱贊,的確是妙不可言。僅僅用一個花瓶就隱喻了美人,想法之絕妙,令人贊嘆。而這幅畫也成為了永恒的經(jīng)典之作。
齊白石的畫作對于意境和元素的把握總是那么地恰到好處,總能給欣賞者聯(lián)想的空間,使整幅畫都充滿了無限的神秘感。除了上述的"美人圖"外,他還有一副"放牛圖"也是如此。沒有牛,也沒有放牛郎,有的只是一條繩索,一樹鮮花,卻能體現(xiàn)出在和煦的春日,牛兒自由地吃著青草,放牛郎也自由地在草地上玩耍的意境。何其妙哉!

結語:
老舍先生與齊白石先生的藝術情緣,緣起于藝術,而后便是心靈的契合。藝術本就是相通的,因此,他們彼此之間就像是知己似的,能讀懂對方的藝術作品。他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更是融合了文壇佳句和畫壇佳作,可謂是"天造地設"。這也讓他們之間更多了一種思想的碰撞,才能讓他們這份情誼變成一段佳話。
參考文獻:《齊白石》《老舍夫婦和齊白石的交往》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