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diǎn)

用戶名

密碼

[藝論·研究] 原創(chuàng) 司馬光這首詩,輕巧隨意,卻寫出了人性的復(fù)雜

6 已有 63 次閱讀   2025-01-22 09:34
原創(chuàng) 司馬光這首詩,輕巧隨意,卻寫出了人性的復(fù)雜
朱哥愛民 2025-01-21 17:00
一朵女子,風(fēng)輕云淡,歡迎關(guān)注槐序~
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詩詞,亦有最精美的配圖
關(guān)于司馬光的軼事,真是俯拾即是,不勝枚舉。最鮮為人知的,當(dāng)屬幼年時“砸缸救友”的故事,不僅當(dāng)時轟動京洛,后世之人也是人盡皆知。
并且可以確定的是,司馬光人品非常好,剛直不阿,誠實(shí)守信,清廉儉樸。
比如“誠信賣馬”和“剝核桃”的典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一讀。但真正體現(xiàn)出司馬光偉大的地方是,他是北宋士大夫中少數(shù)拒不納妾、也不儲妓的人,要知道在宋朝,納妾是一種風(fēng)尚。
比如蘇東坡,很早就收養(yǎng)了11歲的戲班苦命女“朝云”,被貶黃州后納為妾室,一句“朝云識我”成了千古美談;李之儀56歲娶了16歲少女楊姝,寫下了“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名句;
張先80歲娶了18歲的女子,蘇東坡作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并且張先一生共有十子兩女,年紀(jì)最大的大兒子和年紀(jì)最小的女兒相差六十歲……
后來,秦觀為了效仿蘇東坡,也收養(yǎng)了13歲的農(nóng)家女,取名“朝華”,待到她19歲時納為妾室……
更難能可貴的是,司馬光不同于他們,張夫人在嫁給司馬光后三十余載未曾生育,古代有句名言: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可是司馬光對妻子張夫人的感情十分專一,后來張夫人自己看不過去,便偷偷買了一個美女,安置在司馬光的臥室內(nèi),自己借故躲了出去,希望能促成好事,生個一男半女。
然而司馬光進(jìn)屋后,理都沒理,直接去書房看書了。美女不肯罷休,未著衣物跟去了書房,搔首弄姿后嬌滴滴地問:“請問先生,中丞是什么書呀?”
司馬光很氣憤,拍著桌板說,“中丞是尚書,是官職,不是書!”
根據(jù)史料記載,還有一次是張夫人聯(lián)合他的丈母娘,私下為司馬光安排了一個丫鬟,同樣是年輕貌美。
可是司馬光用很奇怪的眼神看著丫鬟問,“夫人不在,你來見我作甚?”這件事被賓客們知道后,大家都笑著說他和張夫人“儼然就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沒想到司馬光自嘲:“可惜我不會彈琴,只會鱉廝踢。”
所以司馬光不管是在文學(xué)上,還是官場,以及個人修為,都是風(fēng)范和榜樣。他用一生時間,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張夫人過世時,司馬光沒有錢安葬,只好賣了三頃田為夫人舉辦葬禮。他可是當(dāng)朝宰相,一任清知府,還十萬雪花銀呢。
后來他的好友擬用50萬錢買一婢女供其使喚,司馬光婉拒后說:吾幾十年來,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
所以司馬光去世時,京城的民眾紛紛前往憑吊,甚至有人典當(dāng)衣物換錢去參加祭奠,真正的是萬人哭巷。嶺南封州的父老鄉(xiāng)親,每次吃飯前,都要先祭拜司馬光畫像。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好官,卻也被人排擠,遭人誣陷,死后更慘,一度被剝奪蔭封,毀碑毀像。
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王安石變法遭到抵制,其中包括蘇東坡等人,紛紛被新黨圍攻,蘇東坡主動申請離京,其他人或貶或罷,司馬光因替范鎮(zhèn)鳴不平而退居洛陽,在此他度過了整整15年。
公元1079年,“烏臺詩案”爆發(fā),以舒亶為首的御史臺將蘇東坡下獄,牽連舊黨數(shù)十人。此時“變法派”的新黨勢力空前強(qiáng)大,遠(yuǎn)在洛陽的司馬光,因曾上書《應(yīng)詔言朝廷闕失狀》也遭到了波及。
幸好當(dāng)時宋神宗比較清醒,逐漸控制事態(tài),王安石也因此致仕,下野閑居。
其實(shí),蘇東坡反對變法,并非針對王安石本人,他入獄時,也是王安石替他說話,他才免于一死。而王安石、包拯和司馬光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司馬光一開始也是支持變法改革的,直到“青苗法”出臺,他才和王安石產(chǎn)生了分歧,但也沒到對立的程度。
可是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那些曾依附于王安石“改革”派拿著雞毛當(dāng)令箭,比如舒亶、沈括、李定、何正臣、張商英等人,都是另有所圖,在瘋狂圍剿“元祐黨”的同時,也在為自己謀利益。
混亂的朝局讓退隱洛陽的司馬光十分心痛。
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已經(jīng)66歲的司馬光完成了《資治通鑒》,宋神宗非常重視,詔諭嘉獎司馬光,擢升資政殿學(xué)士。心情不錯的司馬光因羨慕白居易晚年在洛陽的生活,效仿“九老會”召集主持了“十三老會”,期間寫下了一首詩,暗有所指,不僅揭露了人性的復(fù)雜,還表達(dá)了自己的忠貞。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這首《客中初夏》就是司馬光最著名的一首詩,僅有4句,看似簡單,輕描淡寫,卻內(nèi)藏玄機(jī)。
整首詩都是寫初夏雨后乍晴的美景,表面上看平淡無奇,可他是大文學(xué)家司馬光,不會這么膚淺。他用“柳絮楊花”暗指那些隨風(fēng)搖擺的小人,在朝中為虎作倀,口蜜腹劍,而用葵花來比喻自己,雖然耷拉著腦袋(下野),但永遠(yuǎn)都會追隨太陽(朝廷)。
司馬光寫完這首詩后不久,神宗就駕崩了,哲宗繼位,高太后臨朝聽政,司馬光還朝復(fù)相。遺憾的是,一年后1086年9月初1,司馬光病逝,與世長辭。
同一年,王安石也離開了人世,宋朝同時失去了兩位巨匠,從此北宋開始走下坡路,一蹶不振。
這就是司馬光一生的故事,不復(fù)雜,卻波瀾壯闊,為后人口口相傳,千古美譽(yù)永載史冊。
分享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