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的實字虛字,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實詞虛詞不同。
古詩的實字,基本是指名詞。其他的字,例如動詞、副詞、介詞等等都是虛字。形容詞相對特殊一點,虛實不定。
現(xiàn)代漢語中,能夠單獨充當(dāng)句法成分,有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的是實詞,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以及特殊實詞擬聲詞、嘆詞
不能充當(dāng)句法成分,沒有詞匯意義只有語法意義的就是虛詞。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六類
本文中所謂詩中的虛字,王力專門做了解釋:
這里所謂虛字,專指某些疑問詞、副詞及語氣助詞而言!稘h語詩律學(xué)》
王力先生舉了不少實例,內(nèi)容較多,今天先說一下副詞。有些副詞或者副詞語的用法,在散文中罕見,幾乎只出現(xiàn)在近體詩中。
這些副詞,可能都是唐宋時期的口語,詩人用在了詩句中。
1、例如:了
自領(lǐng)閑司了無事。了,完全。了無事,完全沒有什么事情。
出自唐朝張籍《贈王秘書》:
不曾浪出謁公侯,唯向花間水畔游。
每著新衣看藥灶,多收古器在書樓。
有官只作山人老,平地能開洞穴幽。
自領(lǐng)閑司了無事,得來君處喜相留。
2、又如:卻、漫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這首詩在頷聯(lián)轉(zhuǎn)折,卻,再的意思,修飾看。有轉(zhuǎn)折之意,平日有愁,今日無愁。
漫,修飾卷,隨意、胡亂,心思不放在詩書上,所以是漫卷。
出自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3、又如:渾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渾,完全、簡直,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承受簪子了。
出自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又如:耐可
耐可機心息,其如羽檄何。
耐可,寧可,愿得, 寧愿追求名利之心平息,但是又如何處理朝廷的征召呢?。
出自劉長卿的《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辭前蘇州韋使君》:
白云乖始愿,滄海有微波。
戀舊爭趨府,臨危欲負(fù)戈。
春歸花殿暗,秋傍竹房多。
耐可機心息,其如羽檄何。
5、又如:無那
強欲從君無那老。無那,無奈,想追隨您在朝中做事,但是無奈老矣。
出自王維《酬郭給事》:
洞門高閣靄馀輝,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6、又如:遮莫
遮莫江頭柳色遮,遮莫,亦作“遮末”。盡管,任憑。盡管江柳遮住,但還是有一支紅杏斜出。女子折下來細細把玩,評價說,這是春風(fēng)中及第的花呀。
出自鄭谷 (唐)《曲江紅杏》:
遮莫江頭柳色遮,日濃鶯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fēng)及第花。
每年考進士時,正逢三月杏花開放,時人稱杏花為"及第花"。
7、又如:取次
經(jīng)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
取次,亦作“取此”。隨便,任意,草草,倉促。去江左的路上要愛惜自己,不要隨隨便便與人研究軍事和兵法。
出自杜甫《送元二適江左》:
亂后今相見,秋深復(fù)遠行。
風(fēng)塵為客日,江海送君情。
晉室丹陽尹,公孫白帝城。
經(jīng)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
還有一些散文中常用的副詞,例如太、最,散文中一般用在形容詞的前面,但在近體詩中的用法很特殊。
例如:太。知君苦思緣詩瘦,太向交游萬事慵。
出自杜甫《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迪)》:
暮倚高樓對雪峰,僧來不語自鳴鐘。
孤城返照紅將斂,近市浮煙翠且重。
多病獨愁常闃寂,故人相見未從容。
知君苦思緣詩瘦,【太】向交游萬事慵。
王力先生舉例“太“的這種用法,在詩中很少見。不過另一個字“最”,出現(xiàn)的比較最多。如:云路何人見高志,最看西面赤闌前。
出自唐詩人殷堯藩的《和趙相公登鸛雀樓》
危樓高架泬寥天,上相閑登立彩旃。
樹色到京三百里,河流歸漢幾千年。
晴峰聳日當(dāng)周道,秋谷垂花滿舜田。
云路何人見高志,【最】看西面赤闌前。
太、最,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詞。一般在形容詞前面,例如太快,最紅等等。詩中卻用在了動詞的前面,最看、太向。
這里的最,有特別、非常、極、尤、絕的意思。太,不太好理解,大概和最差不多。
還有一些副詞,為了押韻而放在了韻腳的位置,后面自然不能在修飾其他的詞語。這在散文中是不允許的。
這種用法的副詞不多,大概是因為所屬韻部字太少,不得已而為之。
1、曾
例如:幽尋得此地,詎有一人曾?
這是倒裝句,曾,作為副詞,修飾的是動詞:尋得。
正常語序為:詎有一人,曾---幽尋得此地?這種用法,因為在首聯(lián),不需要對仗,所以倒裝比較簡單。但是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會用這種句法作詩的不多。
出自王維《韋給事山居》:
幽尋得此地,詎有一人曾。
大壑隨階轉(zhuǎn),群山入戶登。
庖廚出深竹,印綬隔垂藤。
即事辭軒冕,誰云病未能。
又如:排衙苦未曾。
這句詩,可以理解為,詩人為了押韻,把曾后置了。正常的語序為,苦-未曾排衙。所苦者,未曾排衙耳。才高而位卑,心有不平。
出自元稹的排律《紀(jì)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節(jié)選一段:
心雖出云鶴,身尚觸籠鷹。
竦足良甘分,排衙苦未曾。
2、僉
進律朝章舊,疏恩物議僉。
這里是對仗句,僉,本意為都,對仗形容詞舊。本詩中的僉, 王力先生解釋為:僉同,一致贊同之意?梢钥醋鍪÷粤藙釉~“同”,用副詞僉,代表僉同。
出自王安石排律《送鄆州知府宋諫議》,節(jié)選一段:
謳謠喧井邑,惠化穆蒼黔。
進律朝章舊,疏恩物議僉。
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申甫周之翰,龜蒙魯所檐。
3、皆
如:森羅萬象皆。
用法和“疏恩物議僉”類似,皆,皆有之意,省略了動詞有。
出自南宋 · 葛立方《次韻仲平病間齋祠 》
居士彈一指,森羅萬象皆。
聊傾三昧酒,不奉八關(guān)齋。
雨罷簾初捲,山迎闥自排。
蕭然忘世慮,心境兩相諧。
本文中提到的,都是近體詩中的副詞使用現(xiàn)象。有的是口語入詩,有的是詩中用法獨特,有的是為押韻而作韻腳。
這些現(xiàn)象,大多是出現(xiàn)了近體詩后才出現(xiàn)的。不過現(xiàn)代人作詩,以上三類大多不用。下一篇說下近體詩中的疑問詞和語氣詞。
@老街味道
近體詩語法19:幾種特殊語法(上),不同語法句式的對仗
近體詩語法19:幾種特殊語法(中),客病留因藥,春深買為花
近體詩語法19:幾種特殊語法(下),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