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其他] 關圣帝君--忠義大節(jié),永垂青史

1 已有 3335 次閱讀   2013-02-24 12:41   標簽桃園  三國  title 
關圣帝君,三國時代蜀漢的大將關羽,字云長,美須髯,武勇絕倫,與劉備、張飛結義于桃園,即所謂桃園三結義。平定西蜀,督師荊州,曾經大破曹軍,他的忠義大節(jié),永垂青史。

    民間宗教信仰自漢朝以來,漸漸融合儒、釋、道三教而為一的民間信仰。然而民間所信仰的神明,大多數可分出其所屬的系統(tǒng),如媽祖屬于道教,孔子屬于儒教,觀音屬于佛教,神明的界限相當清楚。但是,關帝圣君乃儒、釋、道三教均尊其為神靈者,在儒家中稱為關圣帝君外,另有文衡帝君之尊稱,佛教以其忠義足可護法,并傳說他曾顯圣玉泉山,皈依佛門。因此,尊他為護法伽藍神、蓋天古佛,於道家中,由於歷代封號不同,有協天大帝、翔漢天神、武圣帝君、關帝爺、武安尊王、恩主公、三界伏魔大帝、山西夫子、帝君爺、關壯繆、文衡圣帝、崇富兵君等,民間則俗稱恩主公。

    東漢延熹三年( 160 )農歷六月廿四,關羽降生於直隸校尉部河東郡解縣下馮村(現今運城常平鄉(xiāng)常平村),後解縣升為州,亦稱關羽為解州人。

    據史書記載,關羽十七歲結婚,十八歲生兒子關平。二十九歲時,因當地鹽商欺壓百姓,被關羽鋌身赴險殺死,出逃到河北涿州,結識張飛,再遇劉備,三人恩若兄弟,金蘭結盟,從而跟隨劉備,為匡復漢室南征北戰(zhàn),四十歲時被封為壽亭侯,四十九歲封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五十四歲封為董督荊州事。五十九歲公元 219 年時,在湖北當陽舍生壯別人世。傳說關羽身長九尺六寸、須長一尺六寸,面如重棗,唇若抹朱,丹鳳眼,臥蠶眉,與其忠義之氣概正好互為表里,是以贊曰:「精忠沖日月,義氣貫乾坤,面赤心尤赤,須長義更長。」

    據「三國演義」所述,關羽被吳國大將呂蒙於麥城所殺,其子關平及部下周倉皆亡。他的魂魄飄蕩至荊洲當陽玉泉山,得普靜法師點悟,常於玉泉山顯靈護民,因此當地人為其立廟。關圣帝君生平義氣貫乾坤,以「仁、義、禮、智、信」著稱,千里尋兄為「仁」、華陽放曹為「義」、秉燭達旦為「禮」、水淹七軍為「智」、單刀赴會為「信」。《關圣帝君明圣真經》云:「孝悌忠信人之本,禮義廉恥人之根!拱说履巳说栏荆赌咸煳暮馐サ蹅髀浴缝妒歉鶕说,恭述關恩主的一生。當三峽壩建成,此廟將被江水淹沒。

    「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购颖笔‘旉枺幽鲜÷尻,山西省運城,三地均建有大型關帝廟。

    話說關公又曾上呂蒙身,結果呂蒙七孔流血而死,吳國將關公首級移禍魏國,曹操打開盛匣,關公竟瞪目開口,嚇得滿座失驚。因此曹操為他大設祭禮。

    關公不但被佛、儒、道三家稱為神,更被歷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之多,由「候」加封至「圣」。

    漢后主(260年)追謚關公為「壯繆侯」;

    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追封關公為「忠惠公」;

    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進封關公為「崇寧真君」;

    大觀二年(1108年)復封關公為「武安王」;

    宣和五年(1123年)再封關公為「義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關公為「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宗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封關公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文宗天歷元年(1328年)封關公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太祖朱元璋明令拜關公,并於洪武廿七年敕建南京關公廟;

    明憲宗敕令重建關公廟;

    明神宗萬歷十年(1528年)封關公為「協天護國忠義帝」;

    後敕賜解州關帝廟為「英烈廟」;

    明神宗萬歷四十二年(1614)加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又敕令京都正陽關帝廟為關公金身加衣飾,任陸秀夫、張世杰為關公左右丞相,岳飛為元帥,尉遲恭為伽藍,封關公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關公長子關平為竭忠王,次子關興為顯忠王,周倉為威靈惠勇公;

    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

    清雍正元年,加封「靈佑」;

    清康熙時封「伏魔大帝」;

    1703年康熙親臨關公故鄉(xiāng)解州拜靈題匾;

    清乾隆五十三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關圣大帝」;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關公曾祖父為「光昭公」, 祖父為「裕昌公」,父親為「成忠公」。

    清仁宗嘉慶十八年(1813年)前后、清高宗、清宣宗、清文宗多有加封題字匾,道光八年,加封「威顯」二字,咸豐年間,再加封「精誠」二字,旋又加上「綏靖」二字,亞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同治加封「翊贊」二字,光緒加封「宣德」二字。直至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年),關公全部長達26字封號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大帝」。 并勒全國府縣建廟,春秋虔誠致祭。

    中國民間宗教自漢以來,漸漸融合儒、釋、道三教而為一的民間信仰。然而民間所信仰的神明,大多數可分出其所屬的系統(tǒng),但是,關圣帝君卻是儒釋道三教共同的神靈,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成就的神明,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并不太多。

    儒教尊關公為五文昌之一,尊他為「文衛(wèi)圣帝」,或稱「山西夫子」,或尊他為亞圣或亞賢,說:「山東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看春秋」。

    道教則奉關公為玉皇大帝的近侍,尊他為「翊漢天尊」,「協天大帝」或「武安尊王」。

    佛教也以其忠義足可護法,并傳說他曾顯圣玉泉山,皈依佛門,因此,尊他為「蓋天古佛」、「護法伽藍」

民間祭祀關公,經過一千七百年的演變,關公早已脫離《三國志》里的關羽,而成為具有多元化的神明:

    商界守護神:

    據說,關公年輕的時候,在家鄉(xiāng)從商,以販賣布匹為業(yè)。生前精於理財之道,最擅長算數記帳,曾設簿記法,并發(fā)明日清簿,這是一種清楚的記帳法,即為現今一般商人所使用的流水帳。關公所用的青龍偃月刀,十分鋒「利」,與生意上求「利」同音,求之獲「利」。一般合伙做生意,最重義氣和信用,關羽信義俱全,因此被後世商人尊為商業(yè)守護神,及視他為保佑人們發(fā)財的武財神。

    醫(yī)藥神:

    民間相信,人們所以生病或遭不幸,多起因于鬼怪魔神作祟所致。關公尊嵩伏魔大帝,民間多前往祈求關公驅魔治病。因此,在關帝廟常設有藥簽,關公又成為醫(yī)藥之神。

    戰(zhàn)神:

    關公是曠世大將,其勇武為世所稀有,習武者奉為武圣。因此,歷代尊為武圣祭祀,民間亦為尚武之人的保護神。關公亦為戰(zhàn)神,為軍人的保護神。民間役男前往軍中服役時,亦多前往關帝廟求香火或靈符以護身。

    英雄死后成為神,受到人們的敬拜,是中國民間宗教的特色。但是,古今多少英雄,能像關公一樣流傳民同,世世代代為萬民所祭祀,歷久不衰且有不斷擴展的趨勢者,并不多見。這是因為關公在民眾的心目中是一位最受崇敬與信賴的英雄神。

    讀書人視為文昌,與文昌、朱衣、魁星、呂仙合稱為「五文昌帝君」。

    佛教認為關公的正氣足以護法,特奉為護法神,列為「伽藍護法」。

    一般做為商業(yè)神供奉的關公神像為坐看春秋,而警界或習武者所供奉的關公像為手拿關刀或騎馬。香港的警署幾乎都奉祀關公。奉祀關帝的廟宇也稱關帝廟、協天宮、武廟或文武廟并稱。 

    供奉關帝日期:農歷五月十三日、農歷六月廿四日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