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diǎn)

用戶名

密碼

[藝論·研究] 書法大家孫曉云——書法有法

已有 1203 次閱讀   2013-01-08 10:31   標(biāo)簽書法 
.“八分書”的解釋 
  
  感嘆完,還得轉(zhuǎn)回去。
  
  前面曾得出過結(jié)論:以筆桿直徑0.6cm至0.7cm的硬毫或兼毫筆,以滑翔之力用筆,就會出現(xiàn)楷書的方折。書史中,“八分”總是和“楷則”連在一起,稱做“八分楷則”。
  
  記得前面第五章提到的東漢王次仲造“八分書”嗎?記得“八分”的三種解釋嗎?現(xiàn)在又該提到它了。其一,“去隸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這是蔡文姬傳其父蔡邕之言。從字面上解釋,即“八分書”二分像隸書,八分像小篆。
  
  隸書,于今的概念是一種書體。從文字發(fā)展角度看,隸書,是為了省事,簡約官方文字的“速記”。我在此暫時將這個概念稱之為“隸化”。
  
  官方文字自小篆、楷、老宋字、館閣體,一直發(fā)展到印刷體、美術(shù)字。而“隸化”卻延續(xù)著簡約性,形成規(guī)律,向草書、行書發(fā)展。中國文字的實用與藝術(shù),既是雙軌,又時常咬合,一直是同步發(fā)展。
  
  古代對字體的稱謂因時而異,很容易會造成混亂。因此我們在閱讀或理解古人的書論時,務(wù)必要先鑒論者所在的朝代。唐人稱楷書為隸書,稱隸書為八分。張懷璀;言“八分則小篆之捷,隸亦八分之捷”。這里的“隸”,無疑是指楷書;而蔡邕此處說的“隸”,想必指的是八分楷則。
  
  東漢的碑文,正文是一般的隸書,而碑額都是篆書,與秦篆不同的,是以隸(或可稱楷則)的用筆。從東漢開始,以篆字寫碑額成為因襲的程序。我于是想起,東漢與西晉銜接時,三國的一塊名碑——《天發(fā)神讖碑》,其中字的造型基本像篆字,但是用筆明顯呈“懸針”狀,也就是隸的楷則用筆。
  
  在《天發(fā)神讖碑》之前,大約相距二十余年,有一塊魏正始年間的碑——《三體石經(jīng)》,其中的古篆幾乎筆筆“懸針”,足以想見書寫的原來面目。清代朱履貞言“八分書”訣“方勁古折,斬釘截鐵”,用來形容這兩塊碑用筆,恰當(dāng)不過。
  
  蔡邕的解釋,有可能是指這種以楷書用筆而寫的篆體字。
  
分享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