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老,七歲定終身。
別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聽之任之就行了。
當孩子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慣之后,要改正就很難,甚至因此敗家。
就像蕭伯納說過的:“人喜歡習慣,因為造它的就是自己!
作為父母,要善于觀察孩子的習慣,好的加以促進,壞的加以改正。
不得不知的是,孩子有沒有出息,和他“吃飯的習慣”關(guān)系很大。
01
沒出息的孩子,吃“無序”。
看過一個故事,宋朝有一個地主家庭,孩子每天要吃餃子。
吃餃子的時候,孩子丟掉餃子皮,只是吃肉餡。
家仆把餃子皮倒到河里,河邊都變成白花花的一片。
附近寺院的和尚看著河里的一切,很心疼,就把餃子皮撈上來,曬干了,還能再吃。
孩子變成少年時,到處兵荒馬亂,地主家被掀翻了,少年到寺院躲避。
和尚把餃子皮蒸熱,給少年吃。少年說:“太好吃了,太謝謝了。”
和尚說:“不要謝,這就是你的家的餃子皮啊......”
少年聽了,羞愧到無地自容。
有多少家庭,早已超越了地主家的生活呢?孩子的習慣,和地主的兒子對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吃東西的習慣,因為食物過于豐富,父母過分寵愛,變得雜亂無序。這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開始。
吃太奢靡,孩子長大后,會亂花錢。
什么都要最好的,花錢就會越來越厲害。畢竟,一頓飯,花幾萬元,也不是不可能。
當孩子被富養(yǎng)了,吃什么都能得到滿足,那么他一直花錢,也沒有節(jié)儉的習慣。一輩子都入不敷出,余生是難以想象的。
吃太挑剔,孩子長大后,難以扎根。
一樣東西,挑剔一番,總有不對勁的地方。
一條魚,吃了魚泡,其他的東西丟掉,這是浪費,更是做人太輕浮的表現(xiàn)。
想一想,孩子以后工作了,也挑三揀四,那就沒有扎根的機會,一事無成。
吃太自私,孩子長大后,不會孝順。
只顧自己吃飽喝足,不管別人。連父母吃了沒有吃,都不問。這樣的孩子,就是有能力賺大錢,也不會有什么盼頭。
失去了孝道,那就是貼上了“人品很差”的標簽,幸福也不會延續(xù)到最后的。
02
有出息的孩子,吃“有度”。
作家張小嫻在小說里,描繪了這樣的場景。
一對青年在熱戀,他們相約去吃魚。男生把魚面頰上的肉,挑出來,給女生吃。
男生說:“吃了魚面頰,就會變得漂亮。哪怕鼓起腮幫子,也不會難看!
聽了這句話,女生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是啊,一條魚,被兩個青年,吃出了溫度。
作家青戈說,他家的年夜飯,魚是一定有的,寓意年年有余。
他把魚肉送到母親的身邊。母親笑著說:“一個老太九十六,舍不得鱖魚兩塊肉!
頓時,一家人都歡聲笑語。
很明顯,有出息的孩子,吃飯的時候,會顧及到家里人,這是很有溫度的體現(xiàn)。
除了溫度,孩子還有高度、適度、尺度。
省錢有方法,讓家庭財富節(jié)節(jié)高。
要過年年有余的生活,就得從小時候開始。畢竟,一輩子節(jié)儉,就形成了好習慣。若是奢靡的生活多,再去談省錢,恐怕太難了。
習慣省錢的孩子,吃喝方面不會挑剔,還會考慮到父母的難處。
吃喝能適度,能夠愛護自己的身體。
好孩子,吃飽了就行了,而不是吃飽了,還抓著美食不放手。
從小就知道,少喝酒,不能喝醉。長大了,抽煙喝酒的事情,自然就可以在控制范圍,避免了傷害自己。同時,待客不會太熱情,避免別人吃喝無度,帶來麻煩。
聊天有尺度,保持飯桌上的禮貌。
吃飯的時候,免不了要聊天。孩子喜歡聊什么?就是他最真實的一面。
孩子夸夸其談,隨意攻擊別人,說是童真,其實是有恃無恐的人性。
孩子彬彬有禮,比較拘束,說明他有羞恥之心。
孩子吃飯之前,會問一問大家吃了么,會記住某個老人。那就是孝順的開始。
03
孩子吃飯的習慣,是父母培養(yǎng)出來的。
當我們從孩子的吃飯習慣來判斷其未來的時候,更應該想到——孩子的習慣,是父母培養(yǎng)的;是從父母的身上學來的。
言傳身教的作用,在孩子的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父母很窮,吃飯的時候,吵吵鬧鬧,孩子就吃得不安心,甚至隨時怕父母兇狠的樣子。
孩子吃什么,父母有求必應,那就不能怪孩子太自私自利,慢慢變成敗家子。
孩子不尊重老人,還爭奪大人的食物,父母慣著,那就是無形之中“認可”了孩子的行為。一不留神,孩子就變成了霸道的人。
有時候,孩子互相爭奪食物,父母不問情況,只是護短。孩子就會變成“可惡的孩子王”,過分彪悍的形象,就開始了。
想要培養(yǎng)有出息的孩子,就得從父母自身尋找方法,而不是父母累教不改,還苛求孩子要改變。
04
沈從文在《土匪吃魚》里寫了這樣的細節(jié)。
土匪抓住幾個孩子,讓他們餓兩天,再端出蒸熟的魚。
如果孩子第一時間,挑選魚背的肉,說明這是窮人的孩子,放走就好了。
如果孩子馬上吃魚肚子,這是富人家的孩子,得扣押幾天,看富人的贖金。
如果孩子吃魚眼睛、腮幫,這是土豪家,最被疼愛的孩子,得使勁留住,一準贖金很多。
孩子吃飯的習慣,把家庭的層次,人的命運,暴露得一覽無余。
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父母要約束自己,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千萬不要隨意富養(yǎng)孩子。得想一想,有朝一日,家庭窮困了,怎么辦?
吃的習慣好了,每天都可以有余糧,每年都上一個臺階。
人有好習慣,富貴自然成。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 布衣粗食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