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是國學文化很經典的一本名著,雖然書中都是以短句子的格式來表述,但是短句子大智慧,句句經典,字字珠璣,所表達的思想也是真知灼見。
每天閑暇之時,我都會讀兩句書中的文章,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對于古人的做人智慧,也是不得不服的敬佩,有時候悟到一種境界的時候,就會感覺眼前豁然開朗,心中就會有了“原來如此”的明悟。
國學《菜根譚》:讀句子學智慧,古人做人的經驗,幾千年流傳至今。
1、欲厚其德,必先大識
文中有言:“德隨量進,量由識長。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識。”
這是出自《菜根譚》修身養(yǎng)德篇里的一句話。意思就是德行會隨著度量的寬大而不斷的提高,而認識的提高影響著度量的大小。所以想要提高德行,就要擴大度量,而要使度量擴大,就不能不提高認識。
修身就要養(yǎng)心、治心,做人必須虛懷若谷,心胸坦蕩,而且識量要大。一個人注重調理血氣,保養(yǎng)身體,那么就可以媲美古代的壽星彭祖;如果注重道德品質,自立自足,那么名聲就可以媲美古代的堯、舜了。度量越大的人德行就會越好,積善成德,謙讓于人都是很好的德行,也是一個人無私奉獻的表現(xiàn),大公無私就是一種度量。
度量只有通過廣泛博覽的學習,并且每天檢查和反省自我,慢慢的培養(yǎng)出來的明悟,見得多識得廣,人的心胸就會寬廣起來,內心反省自我,注重思想修養(yǎng),就會感覺外物輕微,心中對于得失就會有了認識,放下的東西多,心自然就會空曠起來,整個心胸也就會顯得大了,度量大才能載德。
2、心伏降魔邪,氣平攝外橫
文中有言:“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則群邪退聽;馭橫者先馭此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出自《菜根譚》修身養(yǎng)德篇,意思就是要想驅逐妖魔鬼怪,就要先控制自己的內心,內心平靜,那么所有的妖邪都會退讓順從;要想控制蠻橫無理的人,就要先控制自己的脾氣,心平氣和才能抵擋所有的外來蠻橫的入侵。
這世界哪有什么妖魔鬼怪啊!無非都是自身的邪念在作祟罷了,古人言:“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比酥灰姓罹筒粫峙卵埃瑑刃钠届o,心中就不會出現(xiàn)妖邪,曾國藩說過:“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正人先正己,才能心有正念。
遇見不講道理的人,我們卻不能不講道理,如果兩個人都為了自己的道理爭得互不退讓,那么必定會是兩敗俱傷,最后誰也講不清道理了。俗話說:“養(yǎng)生以少惱怒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狈布m紛之事,以退為進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平氣和才能處理事情有條不紊。
每天讀讀《菜根譚》,就會多了一點做人的智慧,小句子都是大道理,幾千年的做人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做人就要有度量,然后就會積德;心中有正念,正人先正己,百邪不侵。讀古文,學古人,品百味人生。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