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雜談] 原創(chuàng) 原創(chuàng)焦大罵的養(yǎng)小叔子是誰呢?目光放于賈府眾人,與惜春關(guān)系最大
熱3 已有 73 次閱讀 2025-05-04 19:10原創(chuàng) 原創(chuàng)焦大罵的養(yǎng)小叔子是誰呢?目光放于賈府眾人,與惜春關(guān)系最大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蓱z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熟讀《紅樓夢》者,自然可以輕易明了這首判詞是屬于賈惜春的。惜春小小年紀看破紅塵俗世,面對這個世界,她有著屬于自己的大徹大悟。繁榮的賈府留不住她年幼的心,衰敗的賈府則徹底成就了她常伴青燈古佛之夢。
在《紅樓夢》中,寧國府內(nèi)忠心耿耿的老仆焦大曾經(jīng)醉酒大罵有人扒灰、有人養(yǎng)小叔子,等于是揭開了賈府表面的富麗堂皇,直指它內(nèi)里的骯臟不堪。扒灰者在書中是直接揭露的,乃寧國府賈蓉的妻子秦可卿,她和公公賈珍私通,最終導致香消玉殞。而她的判詞也說盡了她的悲慘命運,情天情;们樯恚榧认喾瓯刂饕。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她的悲慘命運,早已經(jīng)是注定的,縱然不肖子孫都來自榮國府,但是衰敗的開始,卻是因為寧國府的秦可卿。扒灰者易尋,那養(yǎng)小叔子之人呢?曹雪芹并未明確點名是誰,但通過書中諸多細節(jié),讀者們也有著自己的推測。

很多讀者會通過《紅樓夢》中的描述猜測是王熙鳳和賈蓉,因為二人互動與常人相比未免過于親密,但這樣的猜測卻可以通過幾條線索予以反駁。其一是焦大的出身,焦大乃寧國府中家仆,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清朝,他一個賣身奴仆的命運掌握在主人家的手中,縱然是老仆,斷然也是不敢非議榮國府中人的,況且是王熙鳳這般風光無限的少奶奶。
焦大可以窺看賈蓉的不尋常,卻無法得知王熙鳳的風吹草動。其二是秦可卿和王熙鳳的關(guān)系,秦王二人素日里關(guān)系就比之常人要好,這也對王熙鳳和賈蓉異于常人的熟稔有了解釋,因著兩個女子的閨閣關(guān)系,二人比其他人更加熟悉,這并不奇怪。
其三是小叔子一詞是用來形容平輩之間的關(guān)系,而王熙鳳比賈蓉長了一輩,就更無可能了。綜上說述,王熙鳳和賈蓉斷無可能,一切都只是臆斷罷了。

而基于焦大身份的局限性,將目光放回寧國府眾人中,誰的可能性比較大呢?這又回到了寧國府掌權(quán)人賈珍身上,賈珍的身份糾纏的無非四條主線:尋仙問道的父親賈敬,懦弱膽怯的繼室尤氏,同樣荒淫好色的兒子賈蓉,和超凡脫俗心性的妹妹賈惜春。冷子興曾經(jīng)如此介紹惜春,他說惜春是賈珍的胞妹,而沒有介紹是賈敬的女兒。
如若同樣是賈敬的子女,這樣的介紹便是對惜春的侮辱和對賈敬的蔑視,這樣的做法不符合冷子興客觀公正的立場,那么,唯一的解釋便是惜春的身份可疑,和寧國府唯一的關(guān)聯(lián)便是一個兄長賈珍。那么推敲起來,惜春的身份不言而明,她和賈珍同母異父。所以,養(yǎng)小叔子者,應當是惜春之母。
對于以上推測,也是有依據(jù)的。首先是時間上的斷層,賈敬的修道時間和惜春的出生時辰相去甚遠,離家獨居的賈敬不占女色,這已經(jīng)足夠說明了什么。其次是惜春母親的缺席,對于惜春的描述便是自小在賈母房內(nèi)養(yǎng)大,她的母親幾乎只字未提,如何說也是寧國府內(nèi)的老太太了,如此尊貴的身份,為何他人三緘其口呢?

想來也只能是因為丈夫常年不歸,空虛寂寞之下偷養(yǎng)了小叔子,卻不幸懷上了惜春,待誕下惜春后羞憤自盡吧。因為死的不光彩,便成了賈府的禁忌,也是一種最符合現(xiàn)狀的解釋。
最后是賈珍和尤氏的態(tài)度,《紅樓夢》前八十回中都未曾提及賈氏夫婦對她的疼愛關(guān)切,如何也是寧國府的姑奶奶,縱然年幼也不應當?shù)玫饺绱舜,況且惜春身后是賈母和王夫人,縱然兄長賈珍不上心,無權(quán)無勢的尤氏哪來的膽子這般怠慢,不過是因為她知曉惜春身份特殊,身體里并未流淌賈家的血脈。
而這也間接解釋了惜春為何會被賈母養(yǎng)育,因為她是偷情的產(chǎn)物,為道德不容,整個賈家,可以接納她的唯有賈母,故只能在賈母身側(cè)被養(yǎng)大。

人情的冷待遭遇,讓惜春自小便是看破了一切虛浮之后的冷寂,也早就了她清冷的性格。她雖然養(yǎng)在賈母身旁,卻不能享受到賈寶玉之輩的疼愛,讓她可以如同一個小姐一般尊榮的活著,便是賈母最大的恩賜,其他皆是枉然。賈寶玉獨得賈母疼愛,肆無忌憚的活著,她卻不行,只能小心甚微的生活,力圖不給其他人添麻煩。
惜春的超然脫俗,也是因為她的身世造就。如若是真正的寧國府姑奶奶,她大可嬉笑怒罵毫無顧忌,但她不是。惜春將自己看作一個外人,冷眼旁觀著賈府的尊榮和腌臜,她可能是整個賈府后輩中最理智冷靜的人。
相比于賈寶玉的“粉漬脂痕污寶光,房櫳日夜困鴛鴦。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她的超脫顯得如此另類。一心只沉浸于風花雪月的少爺,和看破紅塵的小姐,對比如此的鮮明。
惜春母親養(yǎng)小叔子,她并非賈敬所出的說法,最大佐證還是賈敬的葬禮。古時候禮法大過于天,孝道是對人的基本考量,那賈敬的葬禮,惜春為何全程沒有露面。如此大不敬之舉,賈府眾人為何能夠縱容,選擇隱而不發(fā)?

除了惜春沒有資格出席,想來再無可以解釋的理由了。一個妻子與人茍且之女,出席賈敬的葬禮,是對他最大的羞辱,如此讓逝者死后不安的事情,縱然是潑天富貴的賈府也不敢為。
不過以上所有的解說都源于推測,正確性如何也無人可以證明。但相較于王熙鳳和賈蓉的不倫戀之詞,惜春母親偷養(yǎng)小叔子的說辭更加貼合現(xiàn)實。雖曹公早已仙逝,留給讀者們一個個未解的謎團和對《紅樓夢》未曾完結(jié)的遺憾,但惜春的遭遇,在曹雪芹筆下也一一體現(xiàn),這并不能造假。
文/羽昕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