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在《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出現(xiàn)有什么意義?
北靜王在《紅樓夢》中的出場并不多,就與賈元春一樣,只有寥寥幾筆,就是這寥寥幾筆,卻讓讀者感受到這個人物的深層意義,他好像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是曹雪芹用一生書寫的一部小說,很多人僅僅把它當做一部愛情小說來看,其實是不正確的,這里面蘊含著一個時代的精華,一個時代的困惑,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
北靜王、賈元春,在書中都像是一個根深蒂固的關系網(wǎng),賈家之所以能屹立不倒,與這些后面的關系網(wǎng)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權(quán)利的斗爭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賈府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發(fā)展成了鐘鳴鼎食之家,就像俗語說的那樣,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賈家也是如此,沒有持續(xù)的強盛。
特別是到了賈寶玉那一代,賈家的人才凋敝,不肖子孫層出不窮,也讓賈府的未來堪憂。
在權(quán)利的斗爭之中,賈家這個有著多年基業(yè)的功臣,也被卷入了斗爭的漩渦,一旦步入了權(quán)利的陷阱,就如走入了一個深淵,總會被有意無意的牽扯到中間去。
賈府突然的敗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經(jīng)過很多無法預料的事情,被卷入深淵的,在小說《知否》中,就曾描述過平寧郡主一家因為立場站得不對,被卷入了權(quán)利的紛爭之中,可見權(quán)利這個東西,看起來是一個好東西,可是一旦發(fā)生某些變化后,權(quán)利就成為了一把雙刃劍,只要落在頭上,就是萬劫不復的悲劇,賈家在立場方面,也許就站錯了位置。
北靜王路祭秦可卿,應該不是一場簡單的祭祀
賈家榮耀了很久,從第一代創(chuàng)業(yè)人開始,他們打下了豐厚的家業(yè),在經(jīng)過很多代發(fā)展之后,賈家的子孫逐漸忘記了第一代創(chuàng)業(yè)者的艱辛,開始享受起祖輩留下的那些榮耀,還有財富。
正因為他們不知道珍惜那些來之不易的財富,才有了后來的敗落,這是一個無法阻擋的趨勢。
一個家族的綿延久長,是幾代人的努力,可是如果有一代人并不是如此想法,那么一個再根深蒂固的家族都會毀于一旦。
北靜王為何會祭祀秦可卿,有些研究紅樓夢的專家說,這是因為秦可卿的身份不同,對于這些各派的說法,筆者不做討論,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想法。
撇去專家說的秦可卿身份,還有什么她是某位犯了事情的王爺之后,秦可卿的葬禮確實違背了規(guī)制。

即便是秦可卿真有什么了不起的身份,那也不是高調(diào)的理由,假設真是身份特殊,更應該學會低調(diào),而不是把一個葬禮搞成一個豪華、奢侈的炫富場。
秦可卿的死仿佛激蕩起了一些什么東西,在她的葬禮之上,連北靜王這樣的重量級人物都出現(xiàn)了。
賈家在權(quán)利斗爭中屬于一個什么段位?那就是與開國皇帝有交情的一代,是屬于老牌的勢力范圍,是享受著前代開疆拓土換來的榮耀。
當江山換了領導者之后,繁華就漸漸敗落,而此時的北靜王出現(xiàn)在葬禮上是為何呢?其實就是一個政治立場,沒有任何王親會無緣無故的去祭祀一個賈府的婦人,而且這個婦人已經(jīng)死去,也帶不來任何政治上的依附與好處,唯一的好處就是,賈家這一個家族,會與北靜王的利益牽扯在一起。

很多人會問了,既然利益牽扯在一起,為何賈府在敗落之時北靜王不出現(xiàn)呢?大家可知道,權(quán)利這個東西,都是趨利避害的,在一個對自己沒有利益的家族面前,誰又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呢?
北靜王是另外一個賈寶玉
北靜王與賈寶玉有很多靈魂上相契合的地方,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送那么多東西給賈寶玉了。
雖然政治上可能會有一些需求,可是總體來說,北靜王與賈寶玉在靈魂上是相通的,他們都屬于對于政治沒有多大敏感度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北靜王才在政治立場上給予不了賈家太多的幫助。
在整部書中,可以感受出北靜王與賈寶玉有非常多的性格交集,他借路祭見到賈寶玉竟然有一見如故之感。
北靜王與賈寶玉的緣分應該也是久遠之前就定下的,北靜王叫“水溶”,而賈寶玉的前世就是“神瑛侍者”,林黛玉是“絳珠仙草”,這三者之間不得不讓人產(chǎn)生一些聯(lián)想。

北靜王、賈寶玉、林黛玉這三者之間,就是一個輪回中的相遇,他們是精神上的知音,雖然他們不屬于一個世界。
賈寶玉討厭經(jīng)濟仕途,認為這些都充滿了世俗的銅臭味,可是人活于天地之間,總是要用這些技能生活的。
北靜王聽說過這位“荒唐”的公子,他欣賞這位敢于表達自己意見、觀點的人,北靜王又何嘗不是這種人呢?他一樣不喜歡那些權(quán)利帶來的爭斗,可是他沒有辦法啊,他已經(jīng)生在皇家了,必然會與這些不喜歡的事務打交道,可是這時他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是支持他的。
直到他驚奇的發(fā)現(xiàn)了賈寶玉,這不就是曾經(jīng)的自己嗎?
他欣賞賈寶玉的思想,就像看到了當初的自己,可是他又害怕賈寶玉的特立獨行會害了這位豐神俊朗的年輕人,就像當初的自己。
賈寶玉不喜歡與場面上人的交往,因為他覺得他們的身上充滿了腌臜之氣,是被世俗浸染的臭味。

可是賈寶玉偏偏喜歡與北靜王結(jié)交,證明在靈魂之中,他們是非常契合的。
北靜王的路祭,其實是不明智的
北靜王出現(xiàn)在秦可卿的葬禮之上,其實是不明智的,這是很明顯的政治立場。
其余的王爺也有路祭,可是他們也只是路祭靈棚,并不如北靜王的“殷勤”,所以在政治上,北靜王并沒有太敏銳的觸覺。
一個年輕的王爺,與賈寶玉的性格極其相契,可見他對于政治的嗅覺還是欠缺的。
北靜王的出場不多,唯一一次有正面描寫的還是秦可卿的葬禮,其余時刻,都是描述他贈予賈寶玉禮物,很多專家解讀說,這是因為他與黛玉有交集,在這里,對這件事情,不做過多解讀,黛玉一個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千金小姐,并沒有機會見到北靜王,而且書中也沒有交代過北靜王要奪人所愛。

北靜王出現(xiàn)在書中并非突兀,這其實是一條隱藏的“炸彈”,他很可能是賈家的另外一個靠山,當然政治、權(quán)利這個東西,都太過虛妄,一旦有一方出現(xiàn)無法挽救的頹勢,另外一方出于自保,是不會把自己的未來搭上的。
特別是皇權(quán),總是飽含著陰謀與算計。圖片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quán)必刪除,逆風解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