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作家路遙的最后一天:肚子里全都是血,蜷縮成一團叫喊著媽媽
無論精神多么精神多么獨立的人,感情卻總是在尋找一種依附,尋找一種歸宿——《平凡的世界》。

亦如他短短42年的人生,每一天都在尋找歸宿,然而至死都沒能找到。
路遙、陳忠實、賈平凹被文壇稱為“陜北三劍客”,三人已有兩人作古,只剩下出=賈平凹,有人說路遙若是還活著,莫言都不一定能拿諾貝爾獎,這點我們無法預料,但是《平凡的世界》始終熱度不減。
《平凡的世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入選了“長篇小說典藏70部”小說之一,被推舉為人生必讀的佳作。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跟他的人生有著莫大的關聯(lián),他的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
路遙,本名王衛(wèi)國,1949年出生于陜北榆林清澗縣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對路遙來講,父母缺席了他的人生,對父親更無好感;小時候的路遙長得非常瘦小,常常被人欺負,路遙想要求助父親,但是父親十分懦弱,只會將脾氣發(fā)在路遙的身上。
7歲那年,家里面實在是太窮了,養(yǎng)不活一家老小,父母就把他送到了延川縣農(nóng)村的伯父家中。

路遙的童年一直都在跟“窮”打交道,不管是原生家中,還是過繼給伯父,他都沒有脫離窮困的生活,因為過于窮困,難免受人欺負,這些事在路遙心中留下了陰影,
為此他不斷地賺錢,努力過上好的生活,你說路遙窮,寫書出了名后,拿到了稿費也有不少,一點都不窮,他是“心窮”。
1984年路遙開始籌備創(chuàng)作《平凡的世界》,為了收集素材,路遙還跟工人一起下過陳家山煤礦,體驗了一遍礦井生活,出來之后說:凡是下過礦井的人,生活在太陽底下就應該知足。

路遙將自己的辛酸、將別人的辛酸都匯聚在筆尖寫進了《平凡的世界》,這三部曲能出版實在是不容易。
1986年第一部《平凡的世界》問世寄給了一些編輯,結(jié)果人家看了前面幾章就退了回來,說:讀不下去,太寫實,沒意思。
路遙又找了另外一位編劇,同樣遭到了否決,最終一位《花城》的青年編劇要了他的稿,出版之后,反響平平。
1988年第二部《平凡的世界》連《花城》的編輯都不收了,最后發(fā)表在中國文聯(lián),第三部發(fā)表在《黃河》,三部曲發(fā)表在不同地方,也能看出文壇對《平凡的世界》抱有什么態(tài)度。然而經(jīng)電視臺的播送,引發(fā)了轟動。

《平凡的世界》也拿到了一定的版權(quán)費,還獲茅盾文學獎,去領獎時,路遙口袋空空如也,問別人借了一些車費,去的時候只說了一句:(ri)他**文學。
路遙的版權(quán)費、書稿其實挺多的,只是他的花銷非常大,不管賺了多少錢,煙和咖啡一定不能虧待自己,時時刻刻都要維持體面生活,加上供養(yǎng)家庭開支,基本上沒留下什么錢。
他說:我這十幾年吃得是豬狗食,干得是牛馬活。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幾十年的辛酸,小時候的窮苦經(jīng)歷也影響著路遙,因為花銷太大,還借了不少的錢。
路遙是拼了命去寫作,《平凡的世界》三部曲寫完之后,婚姻、物質(zhì)都已經(jīng)是山窮水盡,但他依舊懷激昂的心情想要再寫一部跟《平凡的世界》一般的作品來。
1992年初秋,由西安開往延安的鐵路通車了,路遙第一次坐著這趟火車返回西安,抵達西安沒多久,他便腹痛如絞,被送到醫(yī)院之后,診斷出肝硬化腹水,情況非常嚴重,醫(yī)生通知他的家人準備后事。

在路遙去世的前一兩個月,病魔一次又一次摧殘他的意志力,因為身體太痛了,全身蜷縮在一起,有時候嘴里面還會叫著媽媽,更是無數(shù)次想要爬窗,用跳樓來結(jié)束痛苦。
1992年11月17日,病逝病逝,他只剩下了1萬元的存在和近萬元的債務。返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