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 學(xué)習(xí)春秋國畫教程 !
小雪節(jié)氣釋義
小寒是十二月節(jié),“寒”字下面兩點是冰,《說文》釋寒為凍,此時還未寒至極,至極是大寒。
白日隱寒樹,野色籠寒霧,這寒氣其實是陽氣上升,逼迫陰氣所為。
此時舊歲近暮,新歲即將登場,寒冷鴻飛疾,堅毅的鴻雁已先開始啟程北飛了。
小寒·三候
一 候:雁北鄉(xiāng)
雁北鄉(xiāng)|小寒之日“雁北鄉(xiāng)”,這個“鄉(xiāng)”是趨向,北飛雁已經(jīng)感知到陽氣,是為先導(dǎo)。
二 候:鵲始巢
鵲始巢| 小寒后五日“鵲始巢”,喜鵲噪枝,已經(jīng)開始筑巢,準(zhǔn)備繁殖后代了。
三候:雉雊
雉雊|再五日“雉雊”。雉是野雞,陽鳥,雊(gòu),求偶鳴聲,這時,早醒的雉鳩就開始求偶了,早春已經(jīng)臨近。
小寒·民俗
臘 祭
由于古人會在十二月份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把臘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臘月,小寒即是臘月的節(jié)氣。
“臘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記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達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二是祭百神,感謝他們一年來為農(nóng)業(yè)所作出的貢獻;三是人們終歲勞苦,此時農(nóng)事已息,借此游樂一番。
冰 戲
北方入冬之后天寒地凍,冰期十分長久,動輒從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
春冬之間,河面結(jié)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桿如撐船般劃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qū),大多設(shè)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
此習(xí)俗一直延續(xù)到近代。
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這天都會煮菜飯吃。
菜飯的品種亦很豐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chǎn),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
食糯米飯
廣州傳統(tǒng),小寒早上要食糯米飯。
這與他們講究食療有關(guān)。小寒因處隆冬,土氣旺,腎氣弱,因此,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diào)理腎臟。糯米飯?zhí)匆嗖缓,一般是六成糯米和四成香米搭配,把臘肉和臘腸切碎后炒熟,加一些熟花生米和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
小寒·詩詞
冬夜書懷
唐•王維
冬宵寒且永,夜漏宮中發(fā)。
草白靄繁霜,木衰澄清月。
麗服映頹顏,朱燈照華發(fā)。
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
✎ 作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王維筆下的任何地方都十分迷人。桃花柳綠,花落鶯啼,一股濃濃的暮春慵懶風(fēng)撲面而來。
浣溪沙
宋•舒亶
燕外青樓已禁煙。
小寒猶自薄勝綿。
畫橋紅日下秋千。
惟有樽前芳意在,
應(yīng)須沈醉倒花前。
綠窗還是五更天。
✎ 寒冬臘月的氣候,詞人當(dāng)了一回素心賞花人。他用媚麗艷美的語言,凄絕幽婉的筆觸,細細勾勒了小寒時節(jié)的景物,以此彰顯內(nèi)心的伶仃哀獨。
臘梅香
宋•喻涉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
小寒天氣。
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fā),
淺苞纖蕊。
揾玉勻香,天賦與,風(fēng)流標(biāo)致。
問隴頭心人,
音容萬里,待憑誰寄。
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
素英如墜。
映月臨風(fēng)處,度幾聲蕪管,
愁生鄉(xiāng)思。
電轉(zhuǎn)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
且頻歡賞,柔芳正好,
滿簪同醉。
✎ 這首詞也是詠梅的佳作,在小寒的天氣下,梅花不畏嚴(yán)寒生發(fā),香氣繚繞,正如人們所說的“梅花香自苦寒來”。
寒 夜
宋•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 這首詩是詩人在深冬小寒之夜招待來客時的即興之作,表現(xiàn)了一種“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喜悅心情。窗外月光皎潔,和往常沒有兩樣,但聞到了梅花的香氣便覺得心境都不同了。
小 寒
吳藕汀
眾卉欣榮非及時,
漳州冷艷客來貽。
小寒惟有梅花餃,
未見梢頭春一枝。
✎ 眾花競相怒放時機并不在一起,小寒節(jié)氣里只有梅花還在開放了,雖然沒有看到一樹春光,但是已足夠令人驚艷。
注: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xué)習(xí)與欣賞,如作者認(rèn)為涉及侵權(quán),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立即刪除。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