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喜歡的東西
時不時就拿出來品味
就《道德經(jīng)》第一篇《眾妙之門》而言 已觀一百多遍。
此文 偶現(xiàn)在也背不下來,只是感觸很多
記憶遠比感遠,也許就是所謂“消化、吸收”吧
百遍百感 千遍千感 此乃一感
昨晚 偶又打開此文 看了題目 就臥而復(fù)起多遍。
偶說“道、釋”兩家在偶這里講和了,昨晚 《 厚黑學(xué)》、《道德經(jīng)》是晚餐,偶與老子、宗吾“煮酒言歡” 那是個暢談。
偶這里經(jīng)常聚餐,古往今來 卓卓先賢的聚餐。
(寫到此處 氣不打一處來,偶的原版 偶之前好像不是如上這樣說的簡單。偶的天,氣了 氣的直哎呦 直哆嗦 感嘆的拍案撓頭 感嘆的哎呦著直笑.....真可惜咧偶的原版!...坦然 坦然 ....丟也許是必然。丟就丟咧。多偶而言因為流淌的暢然 所以溜過去的東西很難找回原版,覆水若能收 多好嘢。但它說:免談。偶們就將就著看唄 只能將就看咧。哈哈哈哈 .....)
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試譯文:
所有所謂的所謂所謂 包括‘所謂’這個詞本身 都可以被不斷地去‘所謂’。但 所有所謂‘所謂’絕不是永遠不變的,而是永遠的時時刻刻的‘因事因勢因世’而變的。
當(dāng)然,除了 那玄之又玄的道的無形無色無味無窮之‘原形’之外。
道之‘原形’永遠永恒,永恒永遠永 不變,無形無限無言 無法言,很多時候可以‘旦觀不論、且做不辨’ 沒法辯 所以老子就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走咧 那五千文都有‘強迫’可言 言五千文是‘被迫’的
可言的、可變的 只是因局部性對錯、局部性需求 而施的‘法’而已。所謂‘真理’ 只是‘道’中‘很局部很片面的局部的局部’而已,真理是不斷‘尋道問道求道過程中確定下來的永恒可用的方法’而已。真理雖永恒 但并不無限,它的范圍只是不斷地‘相對而言’。所謂‘發(fā)展觀’ 是‘很現(xiàn)實的走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的看似‘有方法的無方法、看似無方法的有方法’的‘不斷掙扎著的往前’,雖然真理本就‘很順道的無始無端’存在,但對真理的追尋卻要永恒永遠。真理離天道很近、發(fā)展觀離真理很近、方法離發(fā)展觀很近、人離方法很近,所以 很多時候 天道在旁觀、真理即使已被發(fā)現(xiàn)但多數(shù)時候也在旁觀。對此 偶繪《縱觀頓悟》一幅 以滋偶感。
看到‘有無’ 想到‘無中生有’,眾生萬物萬事萬緣 有何嘗不是‘有中生無’?若同‘因果連環(huán)’。
能研究的、能抓住的 只有“為什么有、為什么無或怎樣有、怎樣無或怎樣的有、怎樣的無”....看上去都是 很片面的片段或很片段的片面。‘有無相生’ 本就玄, ‘有生無、無也生有’、‘無生有、有還生無’更玄 玄之又玄還玄 哪止一個“玄之又玄”?所以就“妙”咧 “妙”的不可言 妙不可言。
佛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很多人卻滿眼金子的晃眼 晃眼 晃到無覺無知的親密的墜入無知無覺的地獄里邊
卻還 不斷的 恨不得全身是手的 斂斂斂 斂到只剩一個“斂” 還有什么人生可言?
君可不悲觀的‘觀碑觀墳’
人生‘肉體’的末端 是跑不掉的灰煙
‘墳中灰沫就是末端’若所謂‘真理’非得要個末端
肉體本身就是‘無中生有的有中生無’、‘有中生無的無中生有’
那 君手中緊緊所握的‘所有’ 是有還是無呢?
昨晚 感覺腳涼 看到咧吹發(fā)的‘吹風(fēng)機’,執(zhí)而烘手腳。開始懷疑所謂’吹風(fēng)機‘的概念....概念 是最值得改變的改變 它在不斷忽閃 若你愿意忽閃。所以 所有概念都在被不斷的推翻推翻,君不妨把自己的概念推翻來看 絕對有‘另一面的成立或多面的成立’可言。
腿麻時 起身走咧幾步,那幾步 拐的很真實 很真實的拐的像個真瘸子。偶開始懷疑‘瘸‘的概念。
想著想著 視線一拐彎 看到《厚黑學(xué)》咧
宗吾先生在厚黑功夫第三步中言:“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學(xué)佛的人,要講‘菩提無樹,明鏡非臺’,才算正果;何況厚黑學(xué)是千古不傳之秘,當(dāng)然要做到‘無形無色’,才算止境。”
老子曰“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吾曰“36計若計計因善而施,則無計可言。”
吾本以為厚黑教主是古今之“嘲圣”,今觀其文又有新念—《厚黑學(xué)》也不失為“以惡制惡的尚方寶劍”。厚黑的‘無形無色’是絕對的境界。
古今英雄多帶硝煙,以笑顏去 淡然。淡然中求道求變。
“道之無形無色無味無限”絕非只是善,而是“會善、會‘惡’、會淡然、會自在自然”。
有無相生、剛?cè)岵、?/SPAN>‘惡’同施、生死同在.....
有一種棋局 是 “兩敗俱輸”,你是否站在自己的圈圈里“走自己的局中局”。
你是否知道 天道本無“圈”無“局”
你是否知道 你是多么好漾的“無中生有、有種生無”
你是否知道 你在本無輸贏的進行著所謂的輸所謂的贏、所謂的圈所謂的局。
你手中握著的 到底是有還是無??
(原版之文 和此文意思差不多,只是此文秩序有點亂 少了些暢然的豐富感。親們 發(fā)文前一定要復(fù)制哦 丟了原版確實不太好找回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