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藝術(shù)雜談] 中國畫的審美特點

9 已有 6884 次閱讀   2012-07-06 21:41   標簽中國畫  center  style 

中國畫的審美特點

(轉(zhuǎn)自:自悟源)

我一直認為藝術(shù)這個東西是沒法教的,更多應該是一種自我的揣摩。當然,大家就會問既然如此,還要那些藝術(shù)院校干什么。藝術(shù)雖然沒法教,但是可以引導,可以啟發(fā),可以給人一種點撥,一種思考的參照。我這么說不是沒有根據(jù),古今中外很多藝術(shù)大師都不是教出來的,但一定都是受到過別人的啟發(fā)和點撥。所以今天我在此,絕沒有教人的資格,僅僅是把自己多年從事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一些觀點、思考、心得與大家交流。
  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想說的東西不是很多。中國畫這個東西跟中國文化一樣,太難說了。誰也不敢說誰能一言蔽之,一句話給予概括。說的人只能說明他的淺薄和無知。因為人類的文明進程發(fā)展到今天,依然有很多東西弄不明白。文化這個東西就是人類腦子不斷折騰、變化出來的。不同的人群就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彼此就是不同的,這跟經(jīng)濟、政治、社會一樣,F(xiàn)在時代變化是那么快,很多東西日新月異,潮流更替讓我有點跟不上趟。所以對我來說,我不說我不知道、不理解的東西。我只說我還明白的一些東西,有所為有所不為。今天,我要說的,有三個前提:一、我是說中國畫;二、我是說傳統(tǒng)中國畫;三、我所說的既有古代又有現(xiàn)代的中國畫。我是站在中國文化的立場來說中國畫,但并不代表保守,也會借鑒西方藝術(shù)理論來幫助表達自己的意圖。
  現(xiàn)在這個時代信息爆炸,充斥著各種文化垃圾。很多東西根本算不上人類文化的果實,不會流傳下去。壞的東西看得多了,結(jié)果是很嚴重。但什么是好的,則各家有各家的見解。最近中央美院大四的一群學生邀請我去看他們的習作,很誠懇,我只好去?赐曛笏麄円易鲈u價,我說你們的作品就是ΧΧΧΧΧΧΧΧ,是你們?nèi)焕蠋煹慕M合,遮住名字我看不出是誰誰的作品。本科學了四年只能這樣畫,不可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中央美院是最高藝術(shù)學府,學生畢業(yè)時卻對自己作品沒有一點自信,這是一種失敗。因此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在這個藝術(shù)風氣敗壞亂世保持住自我,保持警惕,不要被一些現(xiàn)在所謂的名家?guī)肓似缤。我們可以去讀齊白石論畫,讀黃賓虹論畫,讀李可染、潘天壽、李苦禪論畫。但對時下一些流行美術(shù)理論和觀點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參禪要求人有定力,道家主張有所不為,弱水三千,只取于己有用的一瓢足矣。
  搞藝術(shù)的人,做中國畫,實際做的是精神,而絕對不是職業(yè)。畫畫,是精神之事,是思想情感之事,是文化修養(yǎng)之事,是一個人的生命品格。古人云:人品不高,落墨無法。有人主張不要把道德和藝術(shù)聯(lián)系起來。這說法經(jīng)不起推敲,不可能沒有關(guān)系。品格在繪畫領(lǐng)域,更表現(xiàn)為一種文化品位,個人修養(yǎng)。一種關(guān)于藝術(shù)、生命、生活的一種修為,F(xiàn)在國畫界,有人玩技術(shù),有人玩花樣、形式,有人玩主題、內(nèi)容。其實一幅畫應該給人一種獨特的內(nèi)在感受。每一種畫派都有自己獨特的好,都有雅品俗品。不要拿風格說事,哪種風格都有好的作品。比如寫實主義——唐畫、宋畫畫得叫個好。它的寫實不讓你覺得膩煩,千筆萬筆亦不嫌多。徐渭舍形而悅影,吳昌碩畫氣不畫形,都好。有人現(xiàn)在說不要老搞文人畫那套高雅,要畫俗、畫艷,也沒問題。比如畫裸體,這是極為高雅的?捎行┤水嫷募词勾┮路诧@得非常庸俗、色情。所以不在于外表在內(nèi)涵,不在形式在品格。品格是藝術(shù)的生命,不管是東西方藝術(shù),不管畫什么畫。總之,搞藝術(shù)的人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較量的是修養(yǎng)。藝術(shù)不是職業(yè),是一種人格的參與。榮格說過藝術(shù)就是一種神秘的參與。這種參與就是藝術(shù)的脈。各位要從這個角度去找尋到自己的藝術(shù)。
  關(guān)于中國畫,我想以黃賓虹為例,因為他比較具有代表性。新中國畫創(chuàng)作,從傳統(tǒng)來考察,主要就是辨證。中國文化就是辨證的,中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是辨證。陰陽平衡,五行相合,最后就是化為中庸。簡而言之,就是一個。而另一個,也是非常重要的。和合代表了中國哲學的特征。黃賓虹畫論:干裂秋風,潤含春雨,辨證。張仃先生的山水、焦墨,以偏為盛,然而他缺少溫潤的一極,用中國文化的太極思維來說就是獨陽無陰。太極思維博大精深。有人偏剛,有人偏軟,都在尋找自己的平衡點,這叫允執(zhí)其中。看黃賓虹的積墨畫,感覺里面干濕濃淡、焦?jié)庵氐p全有,你才覺得它豐富。石濤說,精神燦爛,出于紙上。太極拳功夫達到高境界,就是神意。任何一個動作里都有道,都是圓滿的。招招圓潤。以這種角度去看八大山人、齊白石、黃賓虹的作品,都能獲得這種感受。
我們現(xiàn)在是一個混亂盲目不擇食的年代,藝術(shù)處于混亂之中。造作,是這個時代的風氣。而人類的偉大藝術(shù)能夠沉淀寫入歷史的人,一是開創(chuàng)時尚的人,一是獨立于時尚之外的人。我這里強調(diào)一下情與理的合一。齊白石為什么高,在于他的情。他來自于社會底層,有對家鄉(xiāng)生活、農(nóng)村氣象的感情和印象。他樸素的像個老農(nóng),他畫了一輩子農(nóng)耕文明。這恰恰是他可貴的地方。他有機會升官富貴,但他并沒有這樣去做。他的人性中閃爍著光輝。平民文化就是齊白石藝術(shù)的靈魂和魅力所在,他是中國市井平民文化的代表。他對萬物、生活、自然的熱愛,他的情,成就了他藝術(shù)上的獨特高峰。年高身健不肯做神仙。而黃賓虹就是畫理的代表,畫中國文化的道理。所有他的畫都是在畫這個道理。他對中國文化史、繪畫史的學養(yǎng)和鳥瞰,是他繪畫瀟灑的本錢。所以,齊白石的情趣和黃賓虹的理趣都是非常偉大的。
當然,相對來說,齊白石的情趣更接近生活,也更容易為人們所理解,而黃賓虹的過于精深,需要進入他的思想世界才能夠了解。齊白石可以說講究通俗,黃賓虹追求文雅,潘天壽也是如此。他們的文雅需要他們的文化來給予支撐。
  情與理之外,還有情與景,意與境。中國人說:意與境會,是為氤氳。意是畫家的意,是他的主觀;境,是我要制造的世界,是我要面對、取材的客觀。意境是個主客合一,是造化與心緣的結(jié)合。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是能制造一個主觀世界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完全的脫離自然,脫離生活,否則就是太主觀了,變形,夸張了。中國畫不走這個極端,只追求所描繪世界與自己的意思合為一體。說李家山水,說李可染畫的山水,就是說他的畫里帶著他自己的氣質(zhì):嚴肅、深沉、執(zhí)著、莊重,富有責任感、使命感。他對這個時代、生活、自然有感情,他要為祖國山河立傳。有人說他是政治型的畫家,畫了很多革命題材。我認為李可染的感情是真實的,他對祖國河山的那種熱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中國畫在他看來,是一顆蒙塵的明珠,他要東方既白。他不再去畫古代的文人山水,是因為他的感情時代已經(jīng)不一樣了,他被這個時代所感染。他不僅創(chuàng)造了一種畫法,更重要的是他在畫背后所注入的精神含量,他的精神世界。厚重、沉甸甸,反感輕浮、濫用聰明的人。他是大智慧,卻一直是在藏拙?傊,在中國畫中,情理相合,意境相符,是非常之高的境界。

看中國畫,如何看虛與實。有人說中國畫不科學,留那么多的空,那么多的虛,看人家西洋油畫畫得多么厚實。對于此,我只能說這恰恰就是中國畫的妙處所在,你看不懂,對不起,是你自己的事。中國畫就是用虛不用實。并不是說不能寫實,唐宋畫就把寫實主義搞的很好。非不能也,實不為也。中國人的思想受道家影響深遠,不愿心為物役,追求境由心造的平衡心態(tài)。我極其推崇梁漱溟在《中西文化及其哲學》里說的一句話:中國文化是向內(nèi)的。這一句話道破了中國文化的天機。而論及中國畫,黃賓虹的畫即是虛實結(jié)合的典范。如果你不能看虛,看不了虛,你就不能欣賞中國畫。黃賓虹談論圍棋時說下棋要做活眼,活眼多則滿盤皆活。用棋話來看他的畫就是如此,有筆墨的地方就是黑龍,沒筆墨的地方則是白蛇。龍蛇狂舞,整個畫面顯現(xiàn)一派虛白之氣。就他本人而言,是在世俗之中做著事業(yè),內(nèi)心卻帶著出世的超然,不求世俗功名。中國的藝術(shù)我以為就是人文主義,不懂人,不懂人格,你就不懂中國畫。所以黃賓虹是得了大道的人,他看出來自己的東西在當時是不合時宜的,他也沒打算去追什么時髦。然而他的文化主見、藝術(shù)思考一點不比當時流行的差。因此如果說齊白石、吳昌碩是開當時的時尚而偉大,那么黃賓虹則是獨立于時尚而偉大。他不是靠炒做,而是他自身的藝術(shù)魅力。
  從黃賓虹的畫里我還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要懂得中國文化和中國藝術(shù),你要懂得。這是中國文化的要義,是個核心詞。理解了氣,才能知道中國文化講究什么,它自己的一套規(guī)律。黃賓虹畫的是中國文化的氣運和氣脈。他的虛實黑白體現(xiàn)的就是太極之氣象。清人說:無畫處皆成妙境,有無相生,虛實相成,以此來陳述中國太極文化的道理。他也不是為了故意的出奇,有意的作怪,但我們覺得氣在其中,就如潘天壽所說的:平中見奇。故意地做出一個險怪的形狀的奇,是可見之奇。只有在平凡的、平淡的、平常的、平正的景致中能讓人感到不平,這才是更耐看的奇。因此可以說只有類似黃賓虹這樣的中國畫,才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品位,耐人把玩,F(xiàn)在人畫中國畫,畫山水畫,是把所有的聰明,所有的想法都露在畫面上,不耐看。就比看誰畫的大,誰更能吸引眼球。結(jié)果是畫雖大,氣局真小,做不到小中見大。黃賓虹的畫不大,但就是讓你感覺到小中現(xiàn)大,平中見奇。畫的很少,意味很多。這其實就是中國畫非常獨到的地方。這與西方實驗室式的、邏輯的文化方式根本不同,中國人是直覺主義,重視直接的領(lǐng)悟、感受和體驗。李澤厚說中國的美學是實踐美學,我看應該是體驗美學更合適些。中國人說氣,是既抽象又形象的。所謂的氣,可以理解為生命之氣。說一個人氣象不凡,就是指他的生命之氣旺盛。道家說,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懂得氣,它既是萬物的本原,又是萬物的本身,同樣也是藝術(shù)生命的感悟。所以可以說中國畫隨著氣的美感而動,無與倫比。虛與實必須通過氣的往來。中國畫不能畫得太膩,又不能畫得太空。黃賓虹晚年時期,他早年對自然的觀察、寫生,對文化的研究都已成過去。所有的絢爛歸于他現(xiàn)在的平實。此時的他已經(jīng)達到了無象無形的主觀揮灑的忘我境界。從他的畫我們看到的,是大。他沒有雕琢于一個小的東西,他沒有拘泥于一個小的形象,然而好多意想自在其中。中國畫的觀察辦法因此也就是要以大觀小,鳥瞰人生,品味風物。老一輩人常常教導后輩要注意的筆氣墨氣,說的就是你與生俱來的性情。氣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看黃賓虹的畫,他里面留的一些氣眼,留的一些白,閃閃爍爍。不象現(xiàn)在人畫畫,弄得實黑,堵得死黑一片。黃賓虹的畫里都透著活氣,它有呼吸。就象趙無極說的那樣,畫畫要喘氣。時下很多人畫畫不喘氣,堵死悶死了算。這不叫厚重,而是呆滯、凝滯。高明的中醫(yī)看到病人,先說你經(jīng)絡不通,氣血不周流,F(xiàn)在的中國畫最大的毛病也在于此,氣血不周流,沒有氣韻。山無脈絡,水無源流。從虛實又可以講到中國畫的另一個內(nèi)涵——藏與露。各家對此都有自己的理解。古人云:善藏者未必不露,善露者未屬不藏也。藏和露是相聯(lián)系的,只藏不露,那別人無從知道;只露不藏,一味地表現(xiàn),江郎才盡,不達高峰。
  有人批評黃賓虹的畫沒有造型,我倒要問問什么是造型。黃賓虹的造型就在這奇與不奇、亂與不亂之間。有人說鑒定黃賓虹的畫困難,我說沒那么難,首先看積墨的部分,如果沒有層次井然的筆墨,或者是依次疊加,一目了然的層次,那就不是真品。他作品的高明就在于在表面的紛亂之下,山川草木的景致隱然于中。筆墨、線條的運用非常清楚。還有人說黃賓虹學古人,卻沒一筆象古人。這恰恰就是他高明的地方,F(xiàn)在中國美院的高年級學生臨摹古人可以弄得非常好,以假亂真,一點沒用。一到自己畫,什么都不是。學而為自己所用,跟臨摹字帖一樣,惟妙惟肖,自己一寫,一塌糊涂。黃賓虹是以做學問的心態(tài)來把握古人的筆法、墨法、章法,并不求一筆不差,是意思上、氣韻上非形跡上來學。我們現(xiàn)在的臨摹往往就只在形跡上求象,所以對于臨摹一定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黃賓虹能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若論深度,黃賓虹第一;論真率,齊白石第一;論凝重,李可染第一;論風骨,潘天壽第一;論平淡,陳子莊第一;論質(zhì)拙,關(guān)良第一;論蒼老,吳昌碩第一。黃賓虹最具深度。
黃賓虹曾說:入蜀方知畫意濃。進入四川以后,沿山做點三千點,點到山頭氣韻來。這是他以點作皴的開始。我也去過四川青城山、峨眉山,感覺要畫四川的山水,傳統(tǒng)的皴法確實是不行的。而二十世紀的代表性畫家,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黃賓虹、陳子莊、陸儼少、李可染等都生活在或路經(jīng)過四川,此后而聲名大震。原因就在于四川的草木朦朧,不見山骨。要進行描繪,用折帶皴,不行;用斧劈皴,更不對;用鬼臉皴,頂多是接近。所以傅抱石創(chuàng)造了個傅抱石皴,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確實是沒招了才以至如此。黃賓虹的方法是以點作皴,皴、點、染結(jié)合。四川的山水水氣迷離,煙巒迷朦,草木渾厚。只有這樣畫,才能表現(xiàn)出來。再結(jié)合剛才講的黃賓虹虛實結(jié)合,黑龍白蛇,在這里得到了體現(xiàn)。那時他們這些畫家畫山水,講究風水,一定要讓人覺得悠然神往,看畫就想去實地實景,F(xiàn)代人畫畫,不講求風水。這不是什么迷信,而是一種文化心理。古代的好多山水畫都符合依山傍水、風生水起的風水追求。
  再講講剛與柔。在中國的太極文化里,剛與柔是相輔相成的。但中國自從文人主導了中國繪畫的權(quán)力話語以后,就極力強調(diào)柔為上。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老子所言。但剛?cè)釕敳,不偏剛,不偏柔,這也是中國書法的規(guī)律。所以黃賓虹也說,書訣也就是畫訣。有人說畫中國畫還寫什么字,練什么書法啊,畫是畫,字是字。不錯,從表面上說是這樣。但是如果說你要走寫意畫的道路,書法不過關(guān),不入流,那你的中國畫也畫不出內(nèi)涵來,你的底線本身也不會太高。近現(xiàn)代的幾位大家,有哪一位是書法很差的?書法家不一定會畫畫,但這些名畫家的書法一定都不會太差。從張大千、齊白石、吳昌碩,李可染、劉海粟等,沒有書法差的。即使是寫怪字的石魯,他對書法也有他獨特的的見解。有人說我畫工筆,練練書法同樣也有助你作品品位的提高。趙云壑模仿吳昌碩而達不到,就在于他的書法功力不及;蒲華的竹子畫得好,是跟他的字一致。
  中國畫推崇以自然為美,這是道家的思維,黃賓虹在美學上也贊同。不期然而然,叫有天趣。對于繪畫,潘天壽說,不在天才,不在功力,在天才跟功力之間。平時要認真練功,到畫的時候要自然流露出來,甚至身不由己。中國文化是向內(nèi)而不是向外,只有過來人才能夠明白。中國畫是中國國粹,我建議大家也涉獵一下其他國粹種類,這對作畫深有幫助。中國藝術(shù)的玄妙之處就在于難于言說其妙,說也說不出來。說重的時候不全是重,說輕的時候不全是輕。陰陽交合,難于分辨。這其中奧妙需要自己去體會。
  黃賓虹講求文雅,是個學者型的畫家,以做學問的態(tài)度來做藝術(shù);齊白石是一個抒情寫意的人,要表達他的平民情懷。所以黃賓虹畫理,齊白石畫情。齊白石是情意之中合乎理,黃賓虹是理趣之中有意味。之所以說這兩個人,并主要以黃賓虹作品為例,并非說只有黃賓虹是唯一的,是超越所有其他人的。藝術(shù)世界的美麗在于風格的多樣。推崇黃賓虹在于他最能夠說明中國畫的文化內(nèi)涵,有一種代表性。
  中國畫的問題是不易言說清的,有很多的難處,只有自己體悟。對于經(jīng)典,經(jīng)得住百回讀。經(jīng)不起的絕對不是大家之作。藝術(shù)是人,交往多年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他就是個有品位有素質(zhì)的人。相反,他就是個小人,或者對你不重要的人。教你如何不想她的,才真正是你需要的人。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