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梅竹雜卉中的筆墨世界

近現(xiàn)代書畫大師黃賓虹以其“渾厚華滋”的山水為世人熟知,其山水以郁郁蔥蔥、豐厚又不失空靈的意象獨絕于近世。同多數(shù)兼善諸藝的大師一樣,黃賓虹在山水的成就之外也有較少被人談及的面向,墨竹、墨梅及雜卉便在其中。

黃賓虹 月季芍藥(局部) 浙江省博物館藏
實際上,梅竹是黃賓虹學(xué)畫伊始就經(jīng)常觸及的題材,據(jù)黃賓虹回憶,其父黃定華擅畫蘭竹,且畫竹“日可數(shù)十紙”,此可謂黃賓虹畫竹的家學(xué)淵源。



黃賓虹 仿夏昶墨竹(冊頁) 浙江省博物館藏
潘天壽評價黃賓虹的花鳥畫“風(fēng)致妍雅,有水流花放之妙”,這與黃賓虹以濃墨、重墨塑造的山水意象迥然相異,這其中有緣于不同畫科所側(cè)重營造的意境之不同。山水畫的視域咫尺之間可縱橫千里,而梅竹、雜卉所描繪的一般為三五株枝葉,用一個不完全精確的比喻來看,這是遠(yuǎn)景和特寫的差別,兩者所表現(xiàn)的意境必然有所不同。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共相”,這種“共相”可以尋根溯源至黃賓虹的“五筆七墨”。

黃賓虹 疏影 浙江省博物館藏
“五筆七墨”是黃賓虹在其繪畫理論中所整合的重要概念,“五筆”即“平、圓、留、重、變”五種用筆法則,“七墨”即“濃、淡、破、積、潑、焦、宿”七種用墨法則。
元代趙孟頫跋于自作《疏林秀石圖》中的詩曰:“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庇蔑w白法畫石,篆籀法畫木,而竹子需通會“八法”之后“寫”出,趙孟頫從筆法處悟得書畫同源,而黃賓虹則以更加洗練抽象的概念概括“五筆”。這些概念直指用筆所呈現(xiàn)的具體審美意象,已經(jīng)超越了書畫之界限。王中秀認(rèn)為,黃賓虹將繪畫中的點和線從以形似為原則的樹石法中掙脫出來,賦予了它們形似之外的審美價值。

黃賓虹 梅 浙江省博物館藏
相比墨竹,黃賓虹的墨梅更見其用筆。其筆下的梅樹多以單株呈現(xiàn),用筆老辣沉雄,枝干蜿蜒遒勁,在“五筆”之中,同“留”筆更加貼合。
黃賓虹的用墨法也有自身獨特之處。張宗祥曾記述:“古人用墨至精者無過董玄宰(其昌),賓老適與之對立,皆用最粗之墨。董氏作畫,硯必宿墨洗凈,墨必佳制新磨,水必清泉初汲,研成之后,用筆尖取硯池中心表面之墨,調(diào)勻著紙,故流傳數(shù)百年之久,他所畫的墨色,無論濃淡,皆光華煥發(fā),沒有晦滯之色。賓老平時硯中宿墨累累然,盂中水色渾渾然,用時禿筆橐橐然,蘸水舔墨,皆極隨便之至,著在紙上,只覺濃黑厚重,前所未見!庇么帜⒉坏扔凇按钟媚保S賓虹在粗墨之中總結(jié)出七種用墨法則,而實質(zhì)上其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墨色層次遠(yuǎn)不止這七種用墨可概括。如邵洛羊所評:“有清一代,墨法中力爭上游者,當(dāng)推石濤。至于現(xiàn)代,用墨精到而富創(chuàng)造的數(shù)黃賓虹先生。”
相比墨梅,黃賓虹的墨竹更見其用墨之法。其所畫之竹,多為小竹叢,其中可見“濃、淡、宿、焦”四種用墨法。濃墨處青郁生動,淡墨處通透清亮,宿墨處水氣淋漓,焦墨處潤燥合宜。



黃賓虹 仿古墨竹(冊頁) 浙江省博物館藏
黃賓虹于20世紀(jì)40年代末回歸杭州,便開始了他“以點染寫花卉,含剛健于婀娜”的花鳥畫探索。在他看來,花卉之中的點染之法古已有之,只是后人皆失此法。他說“唐宋花卉分兩派:黃筌之雙鉤,徐熙之沒骨。至明變?yōu)殂^花點葉,其法與水墨丹青合體同”。他將雙鉤與點染進(jìn)行創(chuàng)造性結(jié)合,取元人超逸、明人秀勁,而變其法,自成一格。


黃賓虹 牡丹(冊頁) 浙江省博物館藏
黃賓虹筆下的雜卉,或內(nèi)斂淳樸、清淡嬌柔,或老辣縱肆、秾麗剛健,觀之有醉人之意。其洗練的筆線、淹潤的墨色,令人如入格高藝古、深沉靜穆的藝術(shù)世界。

海棠菊花 27cm×36.9cm

紅蓼蜂蝶 27cm×36.9cm

花卉 24.8cm×36.3cm

辛夷 28cm×39cm

花卉 27cm×30cm

花卉 27.5cm×33.6cm

花卉(局部)

花卉 30.5cm×27cm

花卉(局部)

芙蓉 26.1cm×37.4cm

芙蓉(局部)

花卉 27.5cm×36.9cm

花卉(局部)

茶花 51cm×49cm

茶花(局部)

月季 31cm×27cm

月季(局部)

薔薇 30cm×27cm

薔薇(局部)

花卉 39cm×27cm

花卉(局部)

秋園菰卉 27.5cm×19.5cm

秋園菰卉(局部)

秋園菰卉(局部)

菖葉文螺 27.5cm×19cm

菖葉文螺(局部)

梅 47.5cm×42.3cm

梅 41cm×37cm

梅石 34cm×34cm

梅 18cm×25cm

梅 27.2cm×23cm

水邊初放 26.2cm×21.7cm

仿王冕梅 39.5cm×27.7cm

仿古墨梅 39cm×29cm

梅 35cm×28cm

仿陳老蓮墨梅 24.6cm×29.2cm

仿陳老蓮墨梅 24.6cm×29.2cm

仿陳老蓮墨梅 24.6cm×29.2cm

仿陳老蓮墨梅 24.6cm×29.2cm

仿陳老蓮墨梅 24.6cm×29.2cm

仿古墨竹 30cm×45cm

仿古墨竹 30cm×45cm

仿古墨竹 30cm×45cm

仿歸世昌竹 29cm×44cm

仿古墨梅 30cm×45cm

仿夏昶墨竹 29cm×42.5cm

仿夏昶墨竹 29cm×42.5cm

仿夏昶墨竹 29cm×42.5cm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