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星標(biāo)★
《贈沈石友卷》寫于清順治七年(一六五零),即王鐸去世的前兩年。沈石友曾做過河南懷慶府的官吏。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王鐸攜家人投奔朋友,寄寓于河南老家懷州附近,并與沈石友來往交游。七年后,在北京的大收藏家孫承澤家中,王鐸遇到了久別的至友,回憶往事,心情澎湃,揮寫下了這九首詩卷,贈予沈石友。
明末清初的戰(zhàn)亂使百姓家破人亡,詩中『相見舍千淚,何心酌酒罍』『悔不棲耘斗,翹翹望故山』等詩句,表達了王鐸對人生的離別之苦以及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王鐸將自身遭遇與詩歌強烈的情感共鳴,化作紙上枯寂的『飛白』或『漲墨』。
雖然這樣的線條在王鐸的書法中并不少見,但此處皴擦產(chǎn)生的效果卻顯示出特別的情緒,作者的鄉(xiāng)愁和對生活的哀嘆,喚起了巨大的書寫力量,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筆墨形式。這九首詩為王鐸的自作詩,大部分刊載于《擬山園選集》(臺灣學(xué)生書局出版)中。
釋文:
《別千頃忽遘沈公祖石友書舍》西鄘十載別,地軸忽爭回。霹靂繇人起,熊羆滿眼來。衛(wèi)書情旦旦,吳橋視梅梅。相見舍千淚,何心酌酒罍。
《投石友公千頃因寄于一故友》幾時白岳下,青翠在眉間?v得尋僧話,何能似汝閑。搴旗空失算,磨墨甚凋顏;诓粭哦,翹翹望故山。
《與千頃述耘斗又思壯游告石友公五弦》一旦揚帆去,舊溪未易回?煽芭J茁罚钾擑P林醅。家共千村破,人從百戰(zhàn)來。敢言茅屋岫,酌爾看花開。
《柬石友公千頃》非愛深卜夜,簫閑似習(xí)園。高郵無遠警,日日且開尊。邀友臨雞柵,烹葵傲鹿門。放懷何寂寞,無處非花源。
《奉石友公》閱時槐穗結(jié),獨爾晚相親。寂寞無余席、嵚崎遇此人。聽歌忘拭淚,善謔學(xué)藏身。莎柵離吾遠,晨昏定作鄰。
《邀石友公示千頃》
今日歡娛處,昔年避亂人。平生思好友,非是濫交親。耘斗山如舊,蘇門虎作鄰。誰知歌舞意、野性可能馴。
其二 境新耳目改,衛(wèi)北悔花源。數(shù)日閑歌調(diào),何人共酒痕。琉球來貢物,鸚鵡解方言。桂館天通意,無倪想灝元。
其三 又作河南客,菊開不少留。行山非我去,淇水惹人愁?苻燑S蒿密,蟬聲白虎秋。吟詩幽更遠,伊郁與誰謀。
其四 年少意無涯,釋玄不一家。何如從服食,高臥豈云霞。石版收龍乳,雪樓掃桂華。老夫窟宅選,未定泛松槎。
庚寅七月,社弟王鐸具近草,為石老沈翁公祖吟壇,正之。在孫司馬軒書。
點亮【贊】+【在看】
美不要私藏 轉(zhuǎn)發(fā)給朋友
免責(zé)聲明:本平臺所載圖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zhèn)鞑ツ康。所使用的非本院原?chuàng),圖、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和版權(quán)所有者聯(lián)系,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如版權(quán)人認(rèn)為本次轉(zhuǎn)載行為不當(dāng),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來源:書法軒
請點下面的 和 ,謝謝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