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作賞析] 陳老蓮畫荷,就是畫自己!

1 已有 1256 次閱讀   2020-04-04 23:10
陳老蓮畫荷,就是畫自己! 

陳洪綬(公元1599年-公元1652年),字章侯,幼時曾名蓮子,自號老蓮,別號小凈名。明亡后,又號悔遲、勿遲、云門僧等,浙江諸暨楓橋鎮(zhèn)陳家村人。

他祖上為官宦世家,至其父輩時便隱居不仕。九歲時,父親病逝。他曾拜武林畫派創(chuàng)始人藍(lán)瑛為師,早期作品尤其是山水畫深受藍(lán)瑛影響。而藍(lán)瑛自愧在人物寫生上力所不及,并從此立誓不再畫人物。這段師生緣分,使陳洪綬與藍(lán)瑛之間終身保持著深厚的情誼。

十四歲,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錢購買;十五歲,就應(yīng)邀為人作祝壽圖、壽文;十八歲,他到師從著名儒家學(xué)者劉宗周,深受其人品學(xué)識影響;二十一歲,他考取了秀才……此時的他在畫壇早已聲譽鵲起,求畫者紛至沓來,而他所向往的仕途成功卻遲遲沒有來到,家境也日益貧寒。

明 陳洪綬 梨花圖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他應(yīng)會試未中,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到北京宦游,賣畫攢錢以“捐貲”入國子監(jiān),被召為舍人,奉命臨摹歷代帝王像,因而得觀內(nèi)府所藏古今名畫。他千方百計研習(xí)古代大師的作品,各家樣式與技法都逐一體味,終得古人真味,“藝日精而名日盛”,時人爭相以擁有其畫為榮。一時間,陳洪綬于京師聲名大震,與順天府人物畫高手崔子忠齊名,世稱“南陳北崔”。1635年前后,明末亂世之秋,正當(dāng)壯年的陳洪綬經(jīng)歷了早年科舉失敗,遭受了喪父、喪母、喪妻的人生悲哀后,返回江南,更多地在山林、詩酒中尋找歡樂,終日與朋友吟詩作畫,從莊子和道家思想中體悟人生境界,與明末紛亂的世事隔絕。這段時間,也是他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生涯的高峰時期。

徐渭 歸舟圖

1644年4月,明王朝覆滅,陳洪綬借居在他父親的好友、紹興徐渭的青藤書屋過著耕田種樹、吟詩作畫的隱居生活。大才子徐渭為人狂放不羈,與陳洪綬卻是神貌暗合。

清兵入浙東,陳洪綬避難于紹興深山云門寺,削發(fā)為僧,專心攻研佛教。寺中日子清苦,他全仗親朋資助,才能勉強度日。一年后為了生計,不得不還俗遷往杭州,靠賣畫為生。

陳洪綬 黃流巨津圖

在杭州的歲月,是陳洪綬生命中最后三年,也是他一生中又一個繪畫創(chuàng)作高峰期。1652年,陳洪綬這位中國十七世紀(jì)最具個性的天才畫家,在窮困潦倒、郁悶失意之中默默地離開了人世,“喃喃念佛號而卒”,年僅五十五歲。

陳洪綬的藝術(shù)成就,首先表現(xiàn)在版畫方面。明代至清初是中國版畫的黃金時代,尤以蕭云從、陳洪綬兩位大家為首。蕭以山水為佳,而陳則獨霸人物畫壇,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在中國版畫史上也名垂千古。

陳洪綬 石泉云樹圖仿趙千里筆法

陳洪綬的畫作常采用對比和夸張的手法來表現(xiàn)內(nèi)在的生命力,人物造型的變形與夸張手法更是運用得出神入化,并結(jié)合高超的線條能力及經(jīng)過提煉的色彩表現(xiàn),營造出濃濃的“拙”意,以“高古奇駭”著稱。晚年筆下人物造型怪誕、變形,頭大身短,頗有稚趣,線條布置愈趨自然,散逸疏曠,更加蒼老古拙,勾線也十分隨意,意到便成。其筆墨的舒緩狀態(tài),達(dá)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審美的最高境界。陳洪綬不僅在人物畫上獨樹一幟,而且在花鳥畫方面也顯示出其創(chuàng)作才華的光輝。他的花鳥畫堅實而謹(jǐn)嚴(yán),濃艷而雄渾,芭蕉、菊花、蓮、梅都是他畫作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物象。早年求詳,精工細(xì)勒,筆墨濃重,晚年筆簡意淡,似隨心所欲,不刻意追求,這正是他淡泊寧靜、空明無欲的心境外化,使作品具備超凡脫俗的濃厚書卷氣。

陳洪綬 玉堂柱石圖

陳洪綬繪畫特色,不妨以“古”、“怪”、“雅”三字來概括。其之“怪”,是在“古”的基礎(chǔ)上的一種創(chuàng)新與突破。從陳洪綬這些格調(diào)古雅的作品中,幻化出來的是單純、樸素、偉大、平易的境界,極具個性,造型色彩頗富裝飾趣味。他傲視世間、特立獨行的性格,使其畫作具有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fēng)格。

自宋代以來,山水畫一直在中國畫壇獨領(lǐng)風(fēng)騷,士大夫們對“自然”的興趣,似乎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對人本身的關(guān)注,大部分以人物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及肖像畫,在中國漸至失去其鋒芒。直至明末亂世出現(xiàn)了一位繪畫奇才——陳洪綬,他尋回了失落已久的六朝、盛唐的人物畫傳統(tǒng),使已經(jīng)衰微了近六百年的中國人物畫再度復(fù)興,發(fā)展到一個高峰,并在山水畫占主流的明末畫壇獨放異彩,畫風(fēng)影響了后代近三百年,成為中國繪畫史上引人矚目的一代大師。

陳洪綬愛蓮,亦愛畫荷花。

明 陳洪綬 荷花鴛鴦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荷花鴛鴦圖》陳洪綬早年時的作品。

在水中,亭亭而生四朵清麗的荷花,由含苞欲放到花蕾初綻,從含露朝陽到爭艷怒放,形象豐富,多姿多彩,俯仰的荷葉帶露,娉婷舒展,映襯其“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的擬人化風(fēng)范。水面上青萍星星點點,一對鴛鴦左右相向,一只鳧在石與葉中間歇息,另一只正悠然戲水,卻將頭側(cè)向愛侶,眼中似有脈脈情意……兩只蝴蝶空中翩翩飛舞,向一朵荷花而去,而另一只早已停留在花心之上。赭墨石色的湖石雄奇,嶙銳堅勁,厚重沉凝,立在水中,襯托著綠葉、紅蓮,一只青蛙正隱伏于石后的荷葉上覬覦著甲蟲,弓身欲動…

整幅畫面充滿了生機與意趣。

陳洪綬 荷花

陳洪綬 清供圖

陳洪綬 湖石紅蕖

陳洪綬 荷花蝴蝶

陳洪綬 《荷花雙蝶圖》

陳洪綬 瓶花圖

陳洪綬 荷花湖石圖

明 陳洪綬 芙蕖菡萏圖

傳統(tǒng)的祝壽作品多以南山、松柏、壽桃、萱草、仙、佛等寓意,而陳洪綬卻以高士持蓮出之,比喻受畫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

陳洪綬 高士持蓮圖

陳洪綬以老蓮為號,是以蓮而自況。持蓮之高士既是陳洪綬對受畫人的褒獎,也是陳洪綬自己對自己的寫照。

分享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