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回顧被評為小人物逆襲,紅樓夢里這個人物,到底如何實現(xiàn)逆風翻盤
當你熬不下去的時候,就看一看紅樓夢中的賈蕓。

很少有人能注意到這個小人物,賈蕓是賈府的近侄子孫,雖然姓賈,卻和賈寶玉這種“鳳凰”處境截然不同。
父親早亡,孤兒寡母,艱難度日,他雖被喚作蕓二爺,卻無產(chǎn)業(yè)繼承。
窮苦人的生活從來都是一地雞毛,賈云自然也不例外,他每天醒來想的都是柴米油鹽,這份辛酸窮過的人都懂。
但其實他是一個非常有生存智慧的人,雖然拿了一手爛牌,最后卻成了紅樓夢里少有的大贏家。

他的經(jīng)歷代表著每一個摸爬滾打的普通人,相信通過賈蕓的故事,我們也能摸索出一點生存的智慧。
賈蕓在故事里的開場,跟劉姥姥差不多。
當時賈府正大興土木,修建大觀園,為生計發(fā)愁的賈蕓就想去賈府找點活干。
他一開始求的是賈璉,想從他那里攬工程賺點錢,他們本家好幾個兄弟都已經(jīng)攬到工程了,然而自己卻一直沒有。
他隱隱覺得,賈璉在敷衍自己,于是想當面再爭取一把。

但賈璉稱“項目”已經(jīng)“包出去”給了別人,這個別人就是身份地位比賈蕓高一些的賈芹。
現(xiàn)在只有個在園子栽花種樹的活,想要的話,就要去找王熙鳳。
看過紅樓夢的咱們都知道,賈府里掌握著實權(quán)的其實本來也不是賈璉,而是他妻子,賈府的當家奶奶王熙鳳。
換成今天的意思,就是求人辦事沒求成,不過這人給拉來了另一個更牛的領(lǐng)導,說你去找她吧,她也能辦成。
賈璉的仆人告訴賈蕓,去買點禮物求鳳姐,說點好話就肯定能成。

賈蕓求人不成,正一肚子火,說他要是能拿出來銀子,還討什么差事呢?
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困:
沒資本,所以沒資格,沒資格又導致沒資本;養(yǎng)不起雞于是攢不下蛋,攢不下蛋又孵不出蛋。
但仆人卻說,等到他差事到手了自然大把的銀子,何必糾結(jié)于一時呢?
賈云這才開了竅,打定了走王熙鳳門子的主意。
趁著眼前臨近端午節(jié),他借錢買到冰片麝香這類香料,抓緊時間給王熙鳳送禮。

他來到鳳姐院前,等著她出來了,立刻就上前去跟這個“新領(lǐng)導”搭訕。
不過這種以求人辦事為目的,去討好領(lǐng)導的談話,自然不能和咱們平時閑聊天一樣,既要完成自己的目標,還不能太急功近利,實在是一門學問。
賈蕓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就是搭訕,他知道王熙鳳喜歡奉承,注重排場,于是就逼著手恭恭敬敬的抬上來請安。
結(jié)果人家王熙鳳見多了這套,正眼也不看他,順腳向前走,只是隨口問了一句他母親可好。

賈蕓就迅速接上話茬,順著“母親”的話題,提到他母親惦記鳳姐,他們母子背后又是怎樣夸贊王熙鳳能干。
王熙鳳愛戴高帽,自然就止住腳步了,想聽聽你們怎么表揚我?
而賈蕓接到了繼續(xù)搭話的機會,他不打算繼續(xù)再吹捧下去了,自己不是一個專業(yè)的溜須拍馬的人。
鳳姐好不容易停下腳步,這是他說話的唯一機會,要把禮物送出去,才能換來辦事的可能性。
他的送禮策略是這樣的,不能讓鳳姐知道這個禮物是花了多少錢買來的:
第一是它本身并不貴重,更重要的是如果拿這個價錢去送禮的話,鳳姐未必會收。
她即便想收,面子上也下不來,覺得好像是貪圖這仨瓜倆棗似的。

但是也不能說這個東西不值錢,不然怎么配拿來送禮?賈蕓的策略是,東西是好東西,只不過自己不配用。
他爭分奪秒,編了一個故事,無中生有,說這些東西是朋友開香料鋪子,余下了麝香和冰片,自己也是偶然得來。
這么好的香料,自己這樣的人家是不配使用的,而鳳姐最近一定會有這樣的需求,他就拿來用了。
賈蕓一句話,就把這件事完全反轉(zhuǎn)了一個性質(zhì):我這可不是送禮,是孝順長輩。

鳳姐自然就有了臺階,理所應(yīng)當收下了“晚輩的孝敬”。
這里有很多亮點,用今天的話來說,賈云在找鳳姐之前是做過市場調(diào)查的。
第一,他知道鳳姐的“工作特點”,她每天處理事情很多,很忙,沒閑工夫特意見這個“求職者”,所以賈蕓選擇耐心的在門外等著,這樣才有機會好好說話。
第二,他順著客套的話,用母親的角度夸鳳姐,顯得特別自然,不像特意奉承那樣有目的性。
“我覺得你是美女”和“我朋友說你是美女”,這可是兩句效果不同的話。

第三,他的夸贊算是投其所好。拍馬屁也是有講究的,夸鳳姐能干,實在是最合適的。
鳳姐的的確確為賈府奉獻了一輩子,她做的事情雖然都是吃力不討好,但確實是為了府里節(jié)儉花銷,想圖個長久發(fā)展。
只是“當家三年,貓狗都嫌”,她如此辛苦,背地里罵她的人一長串,但真心夸贊她的卻是少之又少。
如今能聽見賈蕓這樣稱贊自己,雖然明知他帶著奉承的意思來,但是是這樣貼心的話,怎么能不討得鳳姐開心呢?

第四,賈蕓把禮物說的很真,時間,地點,原因,結(jié)果都有像真的一樣,就很自然,這肯定是提前準備好的。
不管鳳姐當時是真信還是看出他的目的,總歸這個來求她的人,是真心實意的,他做了這么大準備,那側(cè)面也是對王熙鳳能力的肯定。
第五,送的禮物非常合適。當時正是端午節(jié),榮國府到處都需要冰片麝香這些香料,既不是明顯的貴重禮物,又不顯得掉份兒,正好是“必需品”。
這種“送禮技巧”,賈蕓可謂運用的得心應(yīng)手,之后他在給賈寶玉送禮的時候,體現(xiàn)的也很明顯。
賈蕓見到賈寶玉時,寶玉對他也沒什么印象,只是出于禮節(jié)問候他。
賈蕓恭恭敬敬賈寶玉聊天,但貧苦的本家哪能和豪門公子有共同話題?
何況賈寶玉是上位者,賈蕓只是一個“底層人物”,他想從賈寶玉身上走門路,那當然不能也只以禮相待,而是要順著對方的喜好說話。
寶玉喜歡漂亮姑娘,喜歡吃喝玩樂,賈蕓就提哪家丫頭漂亮,哪家宴席豐富。
后面為了能和賈寶玉保持聯(lián)絡(luò),八月底他又給賈寶玉送了兩盆白海棠賞玩。

用冰片麝香這些名貴又實用的香料去巴結(jié)王熙鳳,又用白海棠這種文人所好去奉承賈寶玉,各得其所,各盡其用。
可以說賈蕓把“送禮文化”拿捏的透透的。
除了送禮能投其所好,賈蕓這樁差事能攬到手,還有最重要的第六點:
那就是他相信鳳姐的智商和情商,沒有急功近利的提要求。
普通人會覺得,對方收了禮物又不給安排事情,這不是吃虧嗎?她掉頭給忘了怎么辦?恨不得對方立刻就答應(yīng),甚至馬上就辦。

鳳姐管著賈府上千人,明里暗里的事見得太多了,她的心機可比賈蕓更深一層。
收了禮反而不能立刻就安排,否則顯得她輕易就被收買,一旦傳出去,那以后來求她辦事的人肯定多到煩不勝煩。
所以鳳姐先晾著著賈蕓,第二天賈蕓再來等著,她就主動叫住他。
鳳姐裝作恍然大悟,說賈璉回去提起,她才知道賈蕓不是單來送東西,而是來求她辦事的。
賈蕓此時的應(yīng)讀更是富有深意:他說早知道求叔叔辦不成事,不如直接來求嬸嬸。
這啥意思?這是賈蕓在表明心跡呀:你才是辦大事的人,我的事只有你說了算,你才是這個府里的最高領(lǐng)導者!

鳳姐一聽,便順坡說正有一個差事,“正愁找不到合適的人”,就把這事給了賈蕓去辦。
剛交給他,又話鋒一轉(zhuǎn)開始試探,說要不然明年再給他吧,明年的差事更好。
這種“試探”也被賈蕓也接的很穩(wěn),說自己先干著眼前這差事,如果干得好,明年再攬另一件。
這段對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賈蕓能隨時在門外等著,這才是求人的態(tài)度;他說后悔一開始沒有找鳳姐,則是通過自嘲來變相的奉承,認為鳳姐才是賈府的大領(lǐng)導。

鳳姐的回應(yīng)更是巧妙,她之前裝作不知道,是因為之前沒有賈璉做解釋,自己沒有照顧到賈蕓,也是正常的了。
之后鳳姐先后提到,“正愁找不到合適的人”,又說“明年再給你派大活”,意思都是說自己正需要人,但不知道賈蕓能不能辦好。
賈蕓回答今年先干小事明年再干大活,意思就是說你可以看看我的表現(xiàn),你滿意了,我們明年還可以再合作。
幾番口舌功夫,賈蕓最終順利得到了這個差事,雖然略帶坎坷,但通過這個過程,我們也可以看到賈蕓的奮斗精神。

他不是劉姥姥,能毫無顧忌鬧笑話,哄賈府人都高高興興的。
賈蕓是“二爺”,有自己的氣節(jié),但又被現(xiàn)實環(huán)境所迫,處境反而比劉姥姥還尷尬。
這個小人物,他奔波討好的樣子是我們普通人討生活的拼命模樣。
與其說他精通人情世故、攀權(quán)富貴,不如說他養(yǎng)家糊口的辛酸和無奈。
當你身處底層時,滿目皆是人心涼薄,事到難處,也許不得不低頭求人問好。
賈蕓身上的閃光點就在于,即便有求于人,卻能做得恰到好處,這才是過人之處,市井青年錚錚向上,也能從泥沼里掙扎出一番過人景象。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