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榮國府上千的人口,賈政這個五品小官為什么養(yǎng)得起?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看過紅樓夢的都聽說過這句名言,可以說是十分正面的寫出了賈府的財富。
劉姥姥初進大觀園時,一邊參觀一邊感嘆賈府的豪奢,賈家隨便一開口給她的禮物就夠她一家子生活幾年了。
貴妃元春回賈家省親時見到奢華無比的省親別墅也不由得感嘆道:太奢侈靡費了。
作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首的賈家,從上到下,所有主子下人加起來至少近千人,養(yǎng)活這么大一家子吃穿用度,還能保持那樣高規(guī)格的生活水準,榮國府到底有多少錢?
據(jù)我們所知,賈政的官職并不是很高,家中子弟有正經(jīng)官職的也很少,單單憑借賈政的俸祿如何養(yǎng)得起這么大一家子,榮國府還有哪些生財之路。
一、賈政手中的權(quán)力

榮國府最高的話事人當然是賈母,這是毋庸置疑的,雖然老太太常年不管事,內(nèi)宅的事務一應由王夫人說了算,王夫人又把事情推給王熙鳳,這才有了孫媳婦鳳辣子耀武揚威的余地。
但如果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或是重大事宜,家里還是由賈母掌舵的,誰也糊弄不了這個精明的老太太,畢竟她可是皇帝親封的史太君,是拿著朝廷俸祿的誥命夫人。
誥命夫人雖然光榮,但卻并沒有實權(quán),僅僅是一個榮譽而已,涉及到朝堂官場的事宜還是要由賈政說了算。
賈政雖然是賈代善和賈母的二兒子,但卻比他的大哥強了太多,所以他是當之無愧的榮國府掌權(quán)者,對外的一應事宜全都要由賈政說了算,畢竟他有官身。

那賈政到底是個什么官呢,其實一開始賈政是要通過科舉考試光明正大進官場的,畢竟他自小讀書非常上進,就是為了要光宗耀祖,但是皇帝看在他祖上的面子直接給賈政賜了一個官,后來升為工部員外郎。
賈政對于當官可是非常在乎的,祖宗那么厲害,他作為后人也不能丟人,所以他控制自己瀟灑的一面,努力的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臣子,好給賈家長臉,這是他的價值觀也是他看不上賈寶玉的原因之一。
工部員外郎的職位雖然并不是很高,只是個五品官,但他的權(quán)力可不小,因為古代看的不只是一個人的現(xiàn)有職位,還有他的家世。

古人非常在乎出身,世家大族出生的子弟就是要比寒門學子的仕途之路更加坦蕩,比如賈政的官就是皇帝直接賜給他的,顯示的就是連皇帝都要給賈家面子,更別說別人了。
所以盡管朝堂上的其他人比賈政的官職高,但是也不敢輕易對待賈政,因為他祖上是榮國公,如今也是榮國府的主人,誰都得高看三分。
賈政手里的權(quán)力不只是官職帶來的,更多的是祖上帶來的,賈家的關系網(wǎng)遍布天下權(quán)貴豪族,這是他手里的資源,是祖宗的蔭庇。
手里的資源多,來找賈政辦事的人就多,他辦不了的就找人辦,總之賈政的能力就是強,在朝堂的根基就是穩(wěn),有了權(quán)力,賈政想要發(fā)財?shù)臋C會還能少嗎,來往權(quán)貴勛爵、下層官吏,就算賈政什么都不做,登門送錢的人就不在少數(shù)。
賈家這棵百年大樹是靠著祖上發(fā)家多年積累下來的,不單單是靠著賈政那點微薄的俸祿來養(yǎng)著。
二、吃祖宗老本兒

賈家的經(jīng)濟來源有很多,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就是祖宗留下來的產(chǎn)業(yè),就已經(jīng)足夠賈家吃幾代人了。
榮國公何等尊貴啊,是對皇帝有大功勞才會被封為國公的,說一句權(quán)傾朝野也不為過,權(quán)力會帶來財富這是個毋庸置疑的規(guī)則,榮國府的財富來源有多少可想而知。
像榮國公這樣級別的權(quán)貴,他們已經(jīng)不靠自己的俸祿生活了,光是皇帝賞賜的財富就已經(jīng)是尋常人難以企及的了,多少土地田產(chǎn)、金銀財寶,還不都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而皇帝也不是看心情隨意賞賜,畢竟都是給皇帝賣命建立了不小功勛的人,哪里能不安撫呢,臣下立功了皇帝自然要表示,否則臣子怎么甘心為皇帝辦事呢。

再有就是底下人的賄賂了,榮國府輝煌的時候,怕是登門求辦事的人排著隊都見不到榮國公。
一個世家大族的經(jīng)歷來源有很多,官場來源只是其中一個,還要四處經(jīng)營、結(jié)交,甚至是通過聯(lián)姻這種手段來壯大自己的實力。
賈母是史公的女兒,賈史王薛中排第二,也是非常有實力的,雖然比不上賈家,可賈母與賈代善的聯(lián)姻也是門當戶對的,且對兩家都有很多好處。
與此相同的,王熙鳳嫁到賈府也是因為這個理由,世家大族彼此聯(lián)姻以此鞏固勢力、相互勾連,為的就是保證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多個盟友多條路嘛。
經(jīng)過祖輩的苦心經(jīng)營,榮國府的產(chǎn)業(yè)雖然不能說富可敵國,但也足夠讓普通權(quán)貴望塵莫及了,所以別說賈政只是個五品官,就算他沒有官身,其他人還是得給他面子,還是得給他送錢。

就像秦可卿葬禮時,就連北靜王都帶著一眾大臣來吊喪,這本是不應該的,因為按理說臣子吊喪必須得皇帝下旨才行,可北靜王不顧皇帝看法就帶人來,一是打皇帝的臉,二也顯示出了北靜王對賈家的重視,想要急于拉攏。
這個事實就連賈家人自己也是承認的,并且非常驕傲于祖上留給他們的財富,若是后代人爭氣,賈家或許還能更富有,可是榮國府的子弟是越來越不像話,對于祖上的田產(chǎn)只有揮霍的能耐。
光是吃老祖宗留下來的老本兒是不現(xiàn)實的,一個大家族要想持久的繁榮必然要有穩(wěn)定的產(chǎn)業(yè)去支持,去不斷的錢生錢,那賈府靠什么呢?
三、經(jīng)營家業(yè)

榮國府祖上留下來的不止有花不完的財富和世襲的爵位,還有祖宗留下來的經(jīng)營方式,對于如何經(jīng)營偌大的榮國府,賈府人只需要遵從祖上的舊制就可以。
賈府依舊經(jīng)營著祖上留下來的田產(chǎn),并且與其他幾大家族進行聯(lián)姻,以此鞏固勢力,賈母還將自小乖巧的元春送進宮去,都是為了確保賈家可以世代延續(xù)下去。
元春也的確爭氣,就在秦可卿喪禮之后,宮里就傳出了元春加封鳳藻宮賢德妃的消息,賈家上下無不高興,這代表了后宮之中有了強大的勢力作為后盾,賈家的權(quán)勢更上一層樓,巴結(jié)他們的人只會更多。

除了權(quán)勢帶來的好處,榮國府的生財方式還有很多,最清楚這件事的自然是管家小能手王熙鳳,她的性格和能力讓她將榮國府的財務牢牢的把控在手里。
王熙鳳放高利貸收錢是肯定的,還有她仗著賈府的名聲替別人辦事收的賄賂更是如同流水般進了王熙鳳的私房賬。
王熙鳳一個人借著管家的名聲就貪了不少錢,賈府那些常在外面混的男人更是不知道收了多少了。
灰色產(chǎn)業(yè)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雖然不過明賬,但是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這也是在常理之中,要是有能多收錢的機會,誰不會替自己謀劃呢。

而私下里的錢只能占小部分,大部分還是要靠明面上的田產(chǎn)、商鋪等收益,賈府每年收租、開鋪子賺的錢是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都花不完的。
古代一個知縣,賈家相比不過是芝麻小官,尚且能魚肉一方百姓,榮國府那樣的家大業(yè)大豈不是為所欲為。
更何況賈家不是自己在戰(zhàn)斗,凡是世家大族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盟友,大臣們抱團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
一旦形成一個穩(wěn)固的聯(lián)盟,那他們無論是弄權(quán)還是收錢貪污都會容易的多,彼此相互幫助掩護,估計半個朝堂都會被這群盟友的權(quán)勢所籠罩。
所以,賈府想要賺錢是不難的,可以說多得是賺錢的法子,只要賈家的兒孫能夠爭氣,雖然不再可能恢復到鼎盛時期,但也比當下要強得多。
四、總結(jié)

榮國府上千人的吃穿用度和四處打點需要一筆不小的財產(chǎn)去消耗,僅僅是靠日常收租和商鋪收益是不可能如此奢靡的,關鍵還是要靠祖宗留下來的財產(chǎn)。
祖上龐大的基業(yè)是賈府人得以如此囂張的資本,畢竟那些基業(yè)不單單是財富,更關鍵的是權(quán)力,這讓賈家子弟雖然沒有朝廷官職還能挺直腰板與其他權(quán)貴相交,靠的就是祖上傳下來的名聲,靠的就是祖宗們?yōu)榛实鄞蛱煜碌墓住?/div>
至于賈政本人的能力,與祖上的名聲相比是不值一提的,就連賈政的官職都是皇帝看在榮國公的面子上賞賜的,盡管賈政一心想著光宗耀祖,可賈家還是衰敗在了他這一代。
所以,賈政的俸祿夠不夠養(yǎng)活榮國府一大家子這個問題也就不值一提了,莫說賈政的俸祿不多,就算是他一分錢不賺,賈家的奢靡也不會減少,這也是悲劇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