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作賞析] 寶釵的標準是孔子

4 已有 1717 次閱讀   2018-06-18 22:38
寶釵的標準是孔子

薛寶釵被譽為“山中高士”,結(jié)合《終身誤》曲前后文,出處大致是高啟詠梅的“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句。高啟才名滿天下,是很清高孤介的人物,但以“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終始”(《皇甫謐·高士傳序》)的標準,高啟畢竟做過明朝的翰林編修,雖然最后因為一篇文章,被朱元璋懷疑替張士誠招魂而被腰斬,但比之曾經(jīng)因“叩馬而諫”的自屈就未能入選“高士”的伯夷叔齊,大概還進不了“高士”行列。

“高士”一詞最早現(xiàn)于《墨子.兼愛.下》,“吾聞為高士于天下者,必為其友之身,若為其身;為其友之親,若為其親。然后可以為高士于天下”,這個要求,比之儒家五倫,是遠過于朋友之倫的“善”了;矢χk作《高士傳》,嵇康作《圣賢高士傳》,兩人各以自身偏好對歷代人物作了取舍,其中“好奇?zhèn)m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jié)”的魯仲連是共有的。按《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自道“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這樣的人物,雖機巧迭出,動機卻是真正的“大公無私”。

兩部書都成于“獨尊儒術(shù)”已久的魏晉時期,價值觀上自然是奉儒家為圭臬。但其時戰(zhàn)亂不斷,民間固然慘痛無比,廟堂、門閥之間也是屢有生死殘殺,士大夫階層常有朝不保夕之感,一時玄學(xué)大起,側(cè)身于山林者眾。不可避免的,兩部“高士傳”就都多少帶了點老莊的影子,也都有用“隱士”轉(zhuǎn)代“高士”的趨勢。再往后近2000年,大儒頻出,變化繁雜,到了《石頭記》,“高士”的寓意也就更為豐富。

通部《石頭記》看來,薛寶釵待人處事,心態(tài)寬厚、樂于助人且不求回報,雖因限于活動空間,比不得魯仲連這樣的從橫捭闔急公好義,但于閨閣中已經(jīng)算得上翹楚;平常住在“雪洞”一樣的房間里,上能悟佛老,下能諷“螃蟹詠”,靈臺通透,隱逸之態(tài)盡顯。 “義”與“隱”兩者兼具,以古義而言,謂之“高士”自無不妥。

但曹雪芹的“高士”標準要高于此。

書中概述寶釵,首次是第五回,用“行為豁達,隨分從時”;后一處在第八回,用“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至第五十六回,濃墨重彩寫寶釵行跡,回目即為“時寶釵小惠全大體”。以《石頭記》作者的如椽之筆,為寶釵作傳,竟三次用了“時”字,這就不能以寫作技巧上的“特犯不犯”來解讀,顯然是作者用“狡猾之筆”特意指明,“高士”還要具備一個重要屬性。

是為“時”。

“時”是經(jīng)典的儒家范式用語,泛見于諸多典籍,有“是”、“伺”等義項,但運用最多的,則是“時機“。號為六經(jīng)之首的《易》,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之語。其中的“時”,與“變通”勾連,正是“安分隨時”的意思。

孟子將“時”提到了最高的位置。《孟子·萬章下》云:“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

儒家自孔子始,就對純形而上學(xué)的探索并不看重,而更強調(diào)道德、審美等個人品性,在人生過程中、在復(fù)雜、深厚的交際關(guān)系里不斷成長,最終成為“仁”人。這是一種以社會和他人為相處對象的個體修養(yǎng)完善模式,自不可顢頇強為,更不能魯莽從事,取“時”守“中”,講究理性,是儒家一貫的行為準則。儒家重 “時”,是指圣人成事,既要觀照個體自身,是否具備必要的器質(zhì)與能力,比如”清“的高潔、”任“的能力、”和“的本心,但更為重要的,是有與環(huán)境相匹配的時機,這才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才能“集大成”。

因此,儒家雖始終秉持性善論,提倡君子的責任是救世濟民,為心要善,原則要強,但手段卻是靈活多變毫不拘泥,內(nèi)在并不缺乏創(chuàng)新余地與生命力。發(fā)展至陽明心學(xué),上接孟子衣缽,“心即理也”蔚然大盛,達到了儒家從“認識論”到“本體論”的理論構(gòu)建,單以其對儒家思想體系的貢獻論,與基督教一代大賢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并無二致。

以這個角度對照薛寶釵,許多后人詬病的行為就有了解答:金釧投井,她想到的是寬慰王夫人,一則自然是親疏,二則金釧已死,唯有減免了王夫人的內(nèi)疚,隨后的處置才會有利于金釧及其家人,這就是“從時”;柳湘蓮出家,她想的是發(fā)散貨物,因為從內(nèi)心深處,她絲毫不認可這種感性而沖動的行為,而耽于傷悲誤了正經(jīng)事,更是于事無補,這也是“從時”,是“心即理也”。

美國實用主義大師杜威說過:

我們說具體情形擁有獨特而又最終道德的特質(zhì),這樣便等于把道德考慮的重量和負擔轉(zhuǎn)移到智力上去。這樣做并不毀壞責任,而只是把它安于具體位置。有關(guān)道德的情況,要求判別與決定先于行動。情況的實際意義與解決方案,并不自明。必須搜尋。

儒家與“實用主義”,都是對人與社會之間關(guān)系的關(guān)注度更高,關(guān)于這兩者的比較研究,已經(jīng)成為東亞儒家文化圈的一門顯學(xué),從以上引文來看,其相近處真是不少。

再看寶釵在“小惠全大體”一回中的立意:

“學(xué)問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學(xué)問一提,那小事越發(fā)作高一層了。不拿學(xué)問提著,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這番議論,學(xué)識兼?zhèn)洌馑纪ㄟ_,不單是“高士”,已經(jīng)儼然是大儒作派,或者,也算得上一個實用主義者的行為準則了。

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紅樓夢研究(hlmyj001)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