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她17歲嫁49歲老頭,23歲守寡撐起整個家族,生下一兒子是個大人物
領(lǐng)導(dǎo)了新文化運動的著名思想家,文學(xué)家胡適,算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了。他曾大力提倡白話文,是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袖人物。胡適在中國近代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在他成材的背后,其實離不開一個人的教導(dǎo),那個人就是他的母親,馮順弟。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離不開父母的悉心培養(yǎng)?梢哉f,在胡適的一生中,他的母親馮順弟功不可沒。
那么許多人或許會認(rèn)為,能培養(yǎng)出胡適這樣的大人物,他的母親自然也是博學(xué)多才,學(xué)識淵博的人。但是恰恰相反,在那個年代里,人們都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沒有幾個父母能送女孩兒去讀書識字的。

馮順弟的人生其實十分坎坷,她在十七歲這樣的花季,就嫁給了一個四十九歲的老頭,然而在她二十三歲的時候就喪夫了。從此她開始守活寡,獨自一人撐起整個家族。她生下的兒子胡適最終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17歲花季嫁給49歲老頭
人們乍一聽到馮順弟的名字,一定會感到非常陌生。的確如此,她并不是什么歷史上的大人物,她只是一個舊社會時期的悲苦女子。但是如果說起她唯一的兒子胡適先生,那可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馮順弟是家中的第一個孩子,在她下面還有弟弟妹妹。在那個重男輕女的落后時代,馮順弟自然就沒有念書的機會了,她每日的生活就是幫著父母完成田間的勞作。
這大概就是那一時期,貧苦家庭中大多數(shù)女孩的樣子。對于自己的命運,馮順弟根本就沒有什么選擇,即使有萬般不愿,也只能給什么就接著什么。
在馮順弟十七歲時就有媒人來上門提親了,這個人正是胡傳,日后胡適的父親。當(dāng)時的胡傳已經(jīng)娶過兩次妻了,但是他的這兩任妻子都不幸離世了。此時胡傳的家中共有兒女六個,他想要再找一個人填房。

當(dāng)時胡傳給出聘禮是不少的,拋開年齡來講,這也算是一門不錯的婚事,而且胡傳有文化,家境也很殷實。但是不得不說的是,當(dāng)時胡傳已經(jīng)是一個四十九歲的老頭了。他甚至比馮順弟父親的年紀(jì)還要大。
有沒有感情這回事當(dāng)然是不好說的,但是父母之命難違抗,就算是硬著頭皮,馮順弟也是要嫁的。就這樣,馮家答應(yīng)了這門婚事。在馮順弟十七歲時,就嫁給了四十九歲的胡傳了。
可想而知,當(dāng)時的馮順弟是面臨著多大的心理壓力。一個十七歲的花季少女,面對著一個年近半百的老頭,并且她就要和這個人朝夕相處,同床共枕了,這其實是一件很艱難的事。
在嫁進(jìn)胡家以后,馮順弟雖然是不愁衣食的,但是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瑣事,家長里短,也讓年輕的她過得很心累。兩年后,馮順弟在十九歲那年生下了兒子胡適。
23歲喪夫撐起整個家族
在有了孩子以后,馮順弟的生活似乎平添了幾分色彩。她看著眼前的這個小生命心生歡喜,充滿了對生活的希望。而老來得子的胡傳也很是喜悅,他對馮順弟也越來越好了。

日子習(xí)慣了以后,或許就不會覺得太難捱了。馮順弟這幾年中,也適應(yīng)了胡家這一大家子人。時間如水般流淌過指縫,平平淡淡,毫無波瀾。
其實在馮順弟與胡傳結(jié)婚以后,胡傳有時間的時候,就會主動去教馮順弟讀書識字,而馮順弟也愿意去學(xué)。她和胡傳兩人的感情也算是相敬如賓。
但是好景不長,世事無常,馮順弟本來想著日子就會這樣過下去了,但是在胡傳五十五歲時就因病過世了,那時的胡適才只有四歲不到,馮順弟二十三歲。
從此以后,整個家族的重?fù)?dān)就落在了馮順弟的身上,這對于二十三歲的她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胡傳活著的時候,她多少還會得到庇佑,她和胡適娘兩個有胡傳的照顧,也算還好。
但是如今失去了丈夫的馮順弟就只能自己撐起這個大家族了。要知道的是,胡傳的長子比馮順弟年紀(jì)還要大,她的這個大兒媳也時常不把馮順弟放在眼里。
馮順弟掌管著這一大家子的事,光是她與這些兒媳們雞毛蒜皮的小爭端就夠她受的了。但是馮順弟并不是一個“好戰(zhàn)分子”,她對于矛盾大都是采取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能忍則忍,不與他們斤斤計較。

其中最敗家的就要數(shù)胡傳的長子了,他不務(wù)正業(yè),游手好閑,整日無所事事,吃喝嫖賭。他就像是整個家族的無底洞一樣,最讓馮順弟頭疼。
當(dāng)然了在馮順弟喪夫后,她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是放在了獨子胡適身上,胡適就是她的全部。沒有任何事比撫養(yǎng)他長大成人更重要的了。
特別是在對于胡適的教育上,馮順弟是最上心的。對于她來說,任何事情都可以省錢,但是在胡適的教育上,她拿出再多的錢也不心疼。

其實那時,年輕的馮順弟面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一大家子人都要靠那些錢過活,但是她寧可吃不飽飯也從未動過讓胡適放棄學(xué)業(yè)的念頭。
將兒子培養(yǎng)成材
馮順弟這一生是十分不容易的,年紀(jì)輕輕地就嫁給了一個老頭,在二十歲出頭又經(jīng)歷了喪夫之痛,她的人生好像從來就沒有為自己活過。
她操勞一生,沒怎樣享過福,她為了孩子而活,為了一大家子人而活。她的孩子越來越優(yōu)秀,而她卻日漸衰老,疾病纏身。無人知曉她的名字,但是她卻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兒子。

胡適曾在文章中回憶母親,她對于自己來說,既是慈母,又是嚴(yán)父。母親對于自己這一生,影響甚大。馮順弟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鄉(xiāng)下婦女,但是卻深諳對孩子的教育之道。
當(dāng)今社會人們推崇的對于孩子小時候的教育方式,馮順弟在那個年代里就無師自通了。雖然馮順弟對于胡適的管教極其嚴(yán)格,但是在人前,她從來不會對孩子破口大罵,即便再生氣她也不會當(dāng)著別人教訓(xùn)孩子。
馮順弟總是可以震懾得住胡適的,只要一個眼神,便會讓胡適有所警醒。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馮順弟應(yīng)該算是一個虎媽。其實也是沒有辦法,胡適從小沒有得到父親的陪伴和教育,她也只能既當(dāng)母親,又當(dāng)父親。

可以說胡適是馮順弟生命的寄托,但是她卻并不用母愛將他束縛在自己的身邊。倘若兒子能在身邊肯定是一種依靠,但是她更希望他有廣闊的天地,有所作為。她忍心把兒子送到外地讀書,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胡適果然也沒有辜負(fù)母親的期望,學(xué)有所成,日后成為了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xué)家,領(lǐng)導(dǎo)了新文化運動。馮順弟這一生,其實也談不上是太幸福,甚至是有些坎坷。
她十七歲時就嫁給了四十九歲的胡傳,又在二十三歲的時候喪夫,命運就是這樣能捉弄人,讓馮順弟承受了太多的磨難。但是盡管如此,她卻培養(yǎng)出了一個優(yōu)秀的兒子。許多人對于馮順弟一無所知,但是她的兒子胡適卻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小結(jié):
喬治·華盛頓曾經(jīng)說過:“我的母親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xì)w功于我的母親。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xì)w功于我從她那兒得到的德、智、體的教育!
母愛是無私且偉大的,同時母親對于一個人的教育和培養(yǎng),也能影響一個人的人生。我們最初一些觀念的形成,就是來自于與我們最親近的母親。
馮順弟的人生并不幸運,上天似乎也沒有善待她,她沒有如愿的婚姻,沒有正常的青春歲月,她在二十三歲的大好年華里,就要疲憊的撐起整個家族。
但是她這一生之中,最令她欣慰的大概就是兒子胡適了。她從不曾疏忽對他的教育,一個單身的母親,為了兒子的成長付出了全部。她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家庭婦女,但是卻培養(yǎng)出了胡適先生這樣優(yōu)秀的學(xué)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