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藝術雜談] 冷軍、史國良PK陳丹青:中國畫沒落從素描開始

5 已有 3438 次閱讀   2018-08-10 17:20
冷軍、史國良PK陳丹青:中國畫沒落從素描開始

(導讀:《陳丹青:一切從素描開始,毀了國畫》的文章引起了各界的熱烈爭論,冷軍、史國良、周彥生相繼批評陳丹青。)

冷軍、史國良PK陳丹青:

中國畫的沒落從素描開始

日前,著名畫家冷軍也通過收藏周刊記者表達了自己的不同觀點,陳丹青曾認為“一切從素描開始,毀了國畫!崩滠姺磫枴爸袊嫐Я藛幔俊彼J為“畫面有構圖、有造型、有筆墨就構成了‘盡精微、致廣大’的道的特征,文以載道的追求即完成。”他強調素描根本不會阻礙中國畫發(fā)展,相反,書法練習的缺失,卻是目前中國畫的最大短板。

如果廢掉素描,中國畫人物畫只有走變形的路

收藏周刊:越來越多的人問“中國畫創(chuàng)作該不該學素描”?

冷軍:為什么不能學素描呢?為什么不問到底國畫創(chuàng)作該不該吃西餐、蹬馬桶、坐洋車呢?這也算個問題嗎?

收藏周刊:陳丹青曾說“一切從素描開始,毀了國畫”,您怎么看?

冷軍:中國畫毀了嗎?

收藏周刊:陳丹青在文章里寫道“拿西方的素描寫生法則叫你用中國毛筆畫素描,毛筆和線條的表現力完蛋了,中國人那種看對象的方式永遠失落了!

冷軍:事實上,并沒有多少人拿毛筆直接去畫素描,有也是形成了另外一種表現方式,與傳統(tǒng)不同而己。

傳統(tǒng)師法自然是要提煉對象,毛筆寫生可能更多的是概括對象,有不同之處!

收藏周刊:近代是否有哪些畫家在素描與中國畫融合方面可圈可點的?

冷軍:近代出現了那么多的人物畫大家,出了這么多好作品,如徐悲鴻、葉淺予、黃胄、李世南、周思聰等等,都有很好的造型基礎,當然素描水平都不低。只是筆墨趣味有別于傳統(tǒng)而已,這方面如果有不足也是因為他們的書法功底一般,要補點書法。如果廢掉了素描,那今后中國畫的人物畫就只有變形一條路可走了!

書法練習的缺失是當代中國畫發(fā)展的最大短板

收藏周刊:可是清代人物畫也不乏造型不錯的作品。

冷軍:清代人物畫創(chuàng)作在造型上怎么可以與現代的相比呢?當代人物畫家可以學素描也可以不學!另外,關于山水的光影,李可染的山水就是逆光山水,同樣畫得淋漓盡致,筆意昂然!

收藏周刊:如何理解筆墨中的“盡精微、致廣大”?

冷軍:文以載道,畫中有道即是好,那什么是道呢?道是宇宙終極物質的特質,是什么呢?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特質,亦即既宏觀又微觀,怎么理解?物理學知道物質可以無限分割下去,分子、原子、質子、中微子等等,一直分割下去,極盡微觀而又遍布宇宙,這就是常說的“盡精微、致廣大”和“博大而精深”,這就是道或者說是道在我們這層境界的反映。那在中國書畫藝術中如何表現呢?就是筆墨!筆特指書法用筆,墨指墨分五色二性等等。一筆下去,大關系上是形,小關系上就筆的書味,看看書法中的筆劃,有簡單一劃了事的嗎?你看那點、橫、豎、撇、捺的寫法不是要用幾個動作才能完成嗎?那些動作含而不露,加上墨的微妙變化,合一起就是筆墨,再加上宣紙的浸染又多一層內涵,這就是盡精微。畫面有構圖、有造型、有筆墨就構成了“盡精微、致廣大”的道的特征,文以載道的追求即完成。這里素描是障礙嗎?

收藏周刊:您認為問題出在哪里?

冷軍:目前不少國畫家在求學過程重視素描多于書法,這才是值得反思的地方?梢哉f,書法練習的缺失才是當代中國畫發(fā)展的最大短板。問題不在于是否學習素描,而是太多人過于輕視書法。

觀點碰撞

冷軍

油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湖北省美協副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陳丹青

著名畫家,學者

周彥生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史國良

(釋慧禪),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

陳丹青:中國畫的沒落就從素描教學開始

1949年以來,所謂“素描基礎”成為中國美術教育以及所有繪畫品種--國畫、版畫、壁畫、雕刻甚至工藝美術、實用美術及種種設計專業(yè)--的單一律法,并體現為行政機制。所有美術學院考生必須通過劃一的素描考試,而素描的劃一性,又通過變本加厲的考試制度,成為不可動搖的教條。“素描基礎”,是中國藝術教育最大的神話、最強的霸權、最有效的行政力量,也是最具惰性,又是最龐大的學術包袱。“素描基礎”的提法使美術教育本身失去基礎,因為它預先阻礙并限定了美術教育的每一個方面、每一項機能。

我一直想寫一本書,就是不要相信“素描是基礎”這句話,這句話是錯的。我算是看了世界各國的藝術,素描絕對不是基礎。素描只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生發(fā)出來的一種方式,然后延續(xù)幾百年,到18世紀變成學院系統(tǒng),然后傳到蘇聯,再傳到中國——這是災難性的。埃及人、印度人幾千年前就可以把人和萬物畫得很像很像,像得一塌糊涂,完全沒有素描這件事。一定要解開這件事情,不然中國畫沒有前途。中國畫的沒落就從素描教學開始。

徐悲鴻可能開始了一項錯誤,他認為所有繪畫都要從素描開始學起,這件事情毀了國畫。中國畫是從一根線開始,從一個眼睛開始,從一個局部開始。這在西方繪畫法則看來是錯的,可是用那套法則套中國繪畫,也是錯的。拿西方的素描寫生法則叫你用中國毛筆畫素描,毛筆和線條的表現力完蛋了,中國人那種看對象的方式永遠失落了。我對中國畫的態(tài)度很矛盾。一方面,我其實是用西方“眼”看中國畫,因為我的眼睛已經西化;另一方面,我又是絕對的傳統(tǒng)主義者,因為傳統(tǒng)會自己糾正我的西化“眼”。

史國良:陳丹青的素描理論是混亂和不負責任的,片面的

首先這里有一個錯誤的概念,哪怕是毀,也只是對傳統(tǒng)繪畫而言,但對于人物畫,素描訓練是必須的。沒有素描的基礎也就沒有我今天這個畫,也沒有徐悲鴻、學院派,甚至學院體系。但是如果說齊白石學了素描,毀了,黃賓虹學了素描,毀了,可以理解。但不能籠統(tǒng)地說。

陳丹青是我最佩服的一個人。但他的這個素描理論是混亂的,是不對的,不負責任的,比較片面的。他當時自己學的素描就有問題,只是學習了通過光影來觀察事物,塑造事物立體感的方法,并沒有解決“結構、解剖、透視”三要素,只是后來他自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就補回來了。補回來以后,他的作品都很好。

周彥生:完全沒有素描,絕對培養(yǎng)不出大師

其實我們認真看任伯年的畫,可以看出他是學過素描的,并且還學過水彩。一個畫家一定要有描繪的能力。作為一個畫家,如果沒一點造型基礎,我認為他的發(fā)展是有限的。我在河南藝術?茖W校就學過兩年的素描,如果我沒有這個基礎,很難有處理空間的意識,估計連個形都處理不好。所以,我認為,把素描和中國畫的技法融合在一起,更能表現物體的立體感、空間感,素描對中國畫是有用處的。

當然,中國畫的筆墨不是靠素描關系來解決的,但有了素描技法作為借鑒,畫面語言會豐富一些。如果學習中國畫,完全沒有素描,我認為是絕對培養(yǎng)不出大師的。

作者:梁志欽

來源:收藏周刊

。。。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