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人軼事] 亮劍原型王近山,被毛澤東一擼到底,去世后鄧小平親批兩個大字

3 已有 939 次閱讀   2021-03-12 15:56

他,14歲從軍,20歲當師長,40歲當中將,49歲被開除黨籍。

他,敢愛敢恨,為愛絕交、為愛休妻、為愛罷官。

他就是電視劇《亮劍》李云龍的真實原型,開國中將王近山。

王近山原名王文善,1915年出生于湖北紅安縣高橋鎮(zhèn),很小就沒了母親,8歲給人放牛,13歲給地主當長工,14歲從軍,16歲任連長,作戰(zhàn)勇猛,以善打硬仗惡仗而勇冠三軍。先后擔任紅四方面軍第10師副師長、八路軍129師 386旅旅長、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6縱司令員、第二野戰(zhàn)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志愿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

勇冠三軍,徐向前送他綽號“王瘋子”

1931年,反圍剿中,紅十師要度過皮河鎮(zhèn)邊上的一條大河。聽說紅軍要過河,國民黨12師立刻搶占了河北岸的山頭,建立起了密集的封鎖線。

紅十師被封鎖線擋住去路,時任師長的徐向前斷定,紅軍如果再不攻下山頭,就會有被包圍的風險,于是給30團團長王宏坤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攻下山頭,攻不下山頭,就死在山頭!”

然而地形不利,武器又不如人,一波又一波的紅軍還沒沖到山坡就倒下了。

“團長!讓我們連上”,情勢危急下,16歲的小連長王近山向王宏坤主動請纓。

王宏坤看了看王近山,又看了身邊剩余的戰(zhàn)士,團里能打惡戰(zhàn)的軍官,都倒在山坡上。只能讓王近山試一試了,王宏坤一揮手:“上吧”

王近山來到陣前,舉起大刀怒喝一聲:同志們,為死去的戰(zhàn)友們報仇!沖!”喊罷,王近山就如“瘋子”一般沖向山頭。

連里的戰(zhàn)士一看連長已經沖在前頭,又是為親如兄弟的戰(zhàn)友們報仇,都大喊“報仇!”,一個個如猛虎般向山頭撲去。紅軍的狠勁震懾住了敵人,看著一群殺氣騰騰的人像瘋子一般沖向山頭,敵軍膽怯了,原本用慣的槍居然變得陌生起來。

王近山率先沖到了山頂,和敵人展開了肉搏戰(zhàn),在接連砍死兩三個敵軍,陣地里的敵軍,都被他的架勢震懾住了,沒有人敢上前和他拼刀。這時,一個一身肥膘的國民黨大個子兵將手中的槍往身上一掛,雙手扭住了王近山握刀的手。

刀砍不下去,王近山將刀一扔,反手就和大個子扭打起來。

眼看著連里的戰(zhàn)士犧牲的越來越多,王近山更加憤怒了,他死死抱住大個子,朝著山崖滾去,想要與敵人同歸于盡。

只見兩個人抱在一起滾成一團摔下了山崖。國民黨兵當場身亡,王近山幸免于難,只是頭部被一個圓錐狀的石頭戳了個洞。從此,戰(zhàn)友們都叫他“王瘋子”。

戰(zhàn)斗結束后,師長徐向前來到30團,親自慰問了這位“瘋子”連長,據(jù)《徐向前元帥》中記載:“徐向前初見王近山時,就感覺到王近山有種不同尋常的氣質,一個又瘦又小的人,不僅敢和敵人拼命,還能戰(zhàn)勝敵人,真是不可思議!

1931年11月的黃安七里坪,新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召開發(fā)起黃安戰(zhàn)役的作戰(zhàn)會議。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布置了作戰(zhàn)任務,最終戰(zhàn)斗目標是攻克黃安城。

隨后的戰(zhàn)斗中,已經升任營長的王近山始終沖在隊伍最前面,對他來說,那一排排橫飛的好象并不是子彈而是輕盈的雪花。他像個殺紅了眼的瘋子,帶領著自己的戰(zhàn)士們在敵陣中喊叫著左拼右突,大刀砍得卷了刃,槍管打得發(fā)了紅,敵人像割韭菜一樣一排排倒下。

經過43天的血戰(zhàn),紅四方面軍乘勢攻克黃安城,創(chuàng)下我軍第一次奪取敵整師防守一個堅固據(jù)點的輝煌戰(zhàn)績,敵69師師長趙冠英被俘。

戰(zhàn)后,徐向前褒獎道:好一個’王瘋子’,把敵人都嚇得尿褲子啦!”

此前,紅四軍只是私下里稱王近山為“王瘋子”,自從徐向前的這番點評后,就算是正式通過了“官方認證”,從此,王近山有了“王瘋子”的綽號。

毛主席說:我早就聽說太岳有個王瘋子,敢打沒有命令的仗。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急調386旅旅長兼太岳第二軍分區(qū)司令員王近山率一個團赴延安,擔負保衛(wèi)黨中央的任務。去延安要途經日軍的“掃蕩”區(qū),臨行前陳賡特地把王近山喊到身邊叮囑道:“近山,此去你千萬小心。∮涀,要盡快趕到延安,路上不要求戰(zhàn),如發(fā)生戰(zhàn)斗,也要速戰(zhàn)、速決、速離。”

10月22日,部隊到達韓略村時,王近山從地下黨那里了解到日軍一個120余人的軍官團近日將從此地路過,前往華北前線觀看“鐵滾掃蕩”的成果。

王近山接到這個情報時氣炸了,在我國的土地上還搞“戰(zhàn)地觀戰(zhàn)團”,王近山的瘋勁上來了,他不愿錯過這個機會,決心打一次伏擊戰(zhàn),天不怕地不怕的王近山如果放棄到嘴的肉,那就不是王近山了,說干就干。用他自己話說:“敵人的胸膛已經碰到我們的刺刀上了,難道我們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裝著看不見,讓他們胡作非為嗎?”

王近山觀察過地形后決定,在韓略村南邊的山溝中伏擊這支日軍,這個山溝下就是日軍的必經之路臨屯公路,王近山下達了速戰(zhàn)速決的作戰(zhàn)命令。

10月24日,伏擊部隊悄悄地進入設伏陣地,指戰(zhàn)員們靜靜地隱蔽在用高梁桿、玉米秸制作的偽裝后面,張弓待發(fā),靜候獵物。

上午9時30分,觀察哨報告,日軍的13輛汽車向伏擊圈開來。王近山命令部隊開始攻擊時先打兩頭,把鬼子堵在路中間殲滅之。隨著日軍最后一輛汽車進入有效射程之后,王近山果斷下令開火。

經過3個小時的激烈戰(zhàn)斗,除了三名日本兵鉆山洞逃跑外,其余120名日軍全部被殲,繳獲92式重機槍1挺、輕機槍2挺、擲彈筒3具、步槍80余支,擊毀汽車13輛的輝煌戰(zhàn)績。事后從繳獲的日軍文件中查明,這次伏擊仗殲滅的日軍,包括服部直臣少將旅團長以及6名大佐聯(lián)隊長,其余全是中隊長以上軍官。

這批日本軍官本是來參觀“鐵滾式”掃蕩新戰(zhàn)法的,沒料想他們自己先嘗到了被掃蕩的滋味。遭此打擊后,華北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一氣之下撤了一名日軍中將師團長的職,還槍斃了一名駐韓略村的日軍中隊長。

在延安,毛主席親自接見了王近山,對他說:我早就聽說太岳有個王瘋子,敢打沒有命令的仗。了不起呀!這次韓略村伏擊說明你很勇敢、果斷、有膽略,抓住敵人打了一個漂亮仗!

圖為王近山與陳錫聯(lián)

大楊湖立軍令狀,血戰(zhàn)國軍整3師,生擒師長趙錫田

解放戰(zhàn)爭開始后,以晉冀魯豫邊區(qū)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組成了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王近山所在部隊改編為第6縱隊并任司令員。

1946年8月,1946年8月蔣介石趁我休整之際,一下出動了14個整編師38萬人的強大兵力,妄圖擊我于定陶、曹縣地區(qū)。劉伯承、鄧小平決定以攻對攻,打掉孤軍冒進的蔣介石嫡系部隊——整編第3師,一舉扭轉我軍的被動局面。

此時,我野戰(zhàn)軍剛打完隴海戰(zhàn)役,人困馬乏,而且彈藥糧草缺少,全軍4個縱隊5萬多人,許多建制團連兩個營的兵力都不足,國民黨整3師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訓練有素,參加過遠征緬甸的對日作戰(zhàn),師長趙錫田畢業(yè)于黃埔一期。

關鍵是整3師也有50000人左右,雖然雙方人數(shù)相近,但是敵方裝備精良不說,我方已經是疲憊之師了。

作戰(zhàn)會議上,鄧小平掃視4個縱隊主官,采用激將法,他說:這一仗關系重大,打得好,我們就在冀魯豫站住了腳,打得不好,那咱們就得背上背包重回太行山去。

大家都在思忖著,畢竟這是一盤險棋,實力太過懸殊,如果稍有不慎,我5萬大軍就會傷亡殆盡,整個中原戰(zhàn)局不堪設想。

寂靜時,站起來了,第六縱隊司令員王近山站起來了,一席話擲地有聲:我王近山立下軍令狀,我們縱隊和整3師干!我們6縱比起兄弟縱隊來說是個年輕的縱隊,拿我們去拼是值得的!只要主力縱隊能保存下來,晉冀魯豫解放區(qū)就能堅持,就能取得最后的勝利。我們打,縱隊如果打得只剩一個旅,我當旅長,打得只剩一個團,我當團長,打得剩一個連,我去當連長?v隊全打完了,我們對得起黨,對得起太行山的父老鄉(xiāng)親!”

劉鄧當即應允他的請求,王近山先是派出小隊與敵若即若離,誘其進入劉鄧首長預設好的戰(zhàn)場——定陶以西大楊一帶,而后直撲整3師師部所在地大楊湖。

9月5日夜,雙方真正的較量開始了。王近山率第6縱總攻大楊湖,6縱指揮所設在距敵僅有300米的地方,劉伯承親臨前線打氣,66縱共有6個團的兵力攻進村落,把敵59團團部等壓縮在一處院落中。但是受到敵人強勁火力,6縱情況也不容樂觀。這6個團每個團都不滿500人,有的甚至不足百人。

王近山投入為數(shù)不多的預備隊,并將機關工勤干部組織起來誓死決戰(zhàn)。在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最終把大楊湖踩在腳下,劉鄧大軍趁機進行分割圍殲,蔣介石整3師全軍覆沒,趙錫田被生擒。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對王近山勇立軍令狀仍然記憶猶新:“那不叫瘋,那叫革命的英雄主義!

為愛休妻、為愛罷官

在戰(zhàn)爭時期,王近山的“瘋子”性格賦予他勇氣,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是在和平時期,這一性格卻決定了他的悲劇命運。

1938年,王近山在神頭嶺戰(zhàn)斗中負傷了,被轉入129師醫(yī)院療傷。正是那段療傷時間,他結識了他的妻子——韓岫巖。

韓岫巖是129師醫(yī)院的護士,長得很漂亮,是醫(yī)院的“院花”。在王近山住院時,一同住院的陳錫聯(lián)看他們是男才女貌,于是暗中牽線搭橋,一年后兩人就結婚了。

王近山與韓岫巖結婚后,雖聚少離多,但兩口子感情非常好。韓岫巖原名叫韓秀蘭,就因為王近山的名字里有個“山”字,她便把名字改成了韓岫巖。

新中國成立后,王近山率3兵團駐扎在重慶,年僅35歲的青年將軍頻頻出現(xiàn)在各種場合,經常應邀給大學生做報告。他那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幽默風趣的語言,讓那些大學生敬佩得五體投地。他的風采把一個女大學生迷住了,她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妻妹—韓岫巖的嫡親二妹。

此時,韓岫巖正擔任海軍醫(yī)院副院長,突然得知第三者竟是自己的親妹妹,怎么也不能接受這個現(xiàn)實。韓岫巖性格固執(zhí)而且激烈,她使用了當時最典型的做法:發(fā)動親友聲討、找組織、去婦聯(lián)。以為施加壓力可以讓王近山回心轉意,挽救家庭。

王近山一聽妻子把自己的”作風問題”告到黨中央,像只被激怒的雄獅,瘋勁一來,反向組織打離婚報告,要和韓岫巖離婚。

然而這場離婚的后果是很嚴重的,一旦離婚,就坐實了王近山的“作風問題”,當時,有不少高級干部厭倦了原配夫人,換老婆現(xiàn)象比較嚴重。中央為嚴厲打擊這種不正之風,對很多干部進行了嚴厲處分,人們稱之為"鍘美案"。

而此時提出離婚的王近山,正好撞到了槍口上,竟成了"鍘美案"的典型。

老首長親自出面做工作,只要不向法院提離婚,怎樣都行,只要離婚,后果很嚴重,他無動于衷。

老戰(zhàn)友苦口婆心勸說,有人甚至暗示說,你哪怕等形勢緩和一點再離也行!他依然要離。

誰也勸阻不了他。形勢也一天天對他“不利”了,組織對他下了最后通牒:收回離婚報告就算了,否則,開除黨籍、軍籍!

王近山卻斬釘截鐵地說:“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這個婚我鐵定離了,組織愛咋辦就咋辦!”

毛澤東火了,專門指示劉少奇主持“鍘美案”,殺一儆百。

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一擼到底,愛美人不愛名位的王近山被開除黨籍,大軍區(qū)副司令員職務被撤銷,中將軍銜被降為大校,從大軍區(qū)領導被降職為副科級干部,調往河南某黃泛區(qū)的農場當副場長。

曾經讓王近山感受天倫之樂的家也沒有了,孩子們都站在可憐的媽媽一邊,對現(xiàn)代陳世美充滿了憎恨。而最讓他精神崩潰的是,原來信誓旦旦的小姨子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終于背棄了"愛情",一夜之間離開他,無影無蹤了。

對于這個結果,王近山二話不說,收拾行裝就去了河南。在將軍流放”的困境里,他得到以前的一個小保姆同情并相嫁為伴。


追悼會上鄧小平親改悼詞

雖然身在農場,但王近山魂牽夢縈的還是他深愛的部隊,在老部下肖永銀的建議下,1969年春,王近山給毛澤東寫信,承認錯誤并懇請回部隊工作。在許世友的說情下,王近山恢復了黨籍,恢復6級(副兵團級)待遇,調任南京軍區(qū)副參謀長。

1974年,王近山被查出了胃癌。聽說此事后,韓岫巖心急如焚,買了大包小包的補品前往南京,想見前夫一面。但是王近山的態(tài)度非常堅決——就是不見。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終年才63歲,王近山是在軍號聲中辭世。他的一生,是戰(zhàn)斗的一生。即使在彌留之際,他腦海中浮現(xiàn)的仍然是戰(zhàn)爭。

王近山走了,卻把難題留給他的戰(zhàn)友們,王近山的悼詞上歷任職務為:縱隊司令員、兵團司令員、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公安部副部長,而最后職務則是正軍級的軍區(qū)副參謀長。這雖是事實,但此刻又顯然覺得不太妥當。畢竟20歲就當師長的王近山的最終職務和他的赫赫戰(zhàn)功太不相配了!

剛剛復出的鄧小平重新審定了悼詞,他把“副參謀長”四個字圈去,揮筆寫上“顧問”兩個大字,并補發(fā)了王近山擔任南京軍區(qū)顧問的任命。這樣一改就成了大軍區(qū)正職,追悼會的規(guī)格自然不同了,撫恤的待遇也不同了。小平同志說:“近山同志為了革命出生入死不容易,我們能給死者的安慰就是這個了!”

5月17日,南京軍區(qū)舉行的王近山追悼會十分隆重,鄧小平、徐向前、許世友、李德生、陳錫聯(lián)、彭沖、宋任窮等黨內元老參加了追悼會,王近山生前的好友與老部下,遠道趕到南京參加追悼會,表達他們對王近山的哀思。原定500人的追悼會規(guī)模,實際參加的有1000多人。王近山為人民屢建奇功,他得到了應得的崇高榮譽。

1992年,王近山的紀念文集《一代戰(zhàn)將·回憶王近山》出版,老首長鄧小平特意為這位桀驁不馴而又戰(zhàn)功赫赫的愛將題寫書名“一代戰(zhàn)將”。當時的中央領導江澤民、楊尚昆、李先念等也題詞悼念。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