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年近古稀的賈平凹:《人生十悟》都有哪些?
賈平凹,中國當代作家,被西方譽為中國文壇之上的“獨行俠”。1952年2月出生于陜西省丹鳳縣棣花鎮(zhèn)。他在中國的文壇有著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以及國外的“費米娜文學獎”。
賈平凹獨特的文學創(chuàng)作方式,采用自然、質樸、清新、含蓄、簡練、幽默的語言完成的作品,對于中國文壇發(fā)展的進程有著重要的影響。

人生在世,唯有經歷才會讓人刻骨銘心。只有經歷了悲歡離合,我們才會更加珍惜當下;感受人間冷暖,才能體會人間真情可貴;閱盡世間人生百態(tài),才能明白世事滄桑四字。年近古稀的賈平凹,回首過去,感慨萬千寫下了《人生十悟》,下面為大家細細講述賈平凹先生都講了哪十悟?。
人各有命,事在人為
雖說“人各有命”,但還有一句叫做“事在人為”。每個人的命運各不相同,正如這人間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人生如盤牌局,而命運恰巧就如同牌運,牌的好壞固然重要,但還是需要我們運籌帷幄審時度勢,積極應對。

正如我們的降生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便決定了我們的命運。誰也沒有權利父母,家庭貧富,健康亦或疾病,容貌美麗或者丑陋,只能無條件接受。
有些人選擇了接受如此的命運,自甘墮落自怨自艾;但有些人卻不甘于命運的安排,堅信命運在自己的手中,一路上披荊斬棘,實現(xiàn)自我價值,達到人生巔峰。
雖然命中注定,但只要你為此付出努力,總會在改變命運的路上有所幫助。
世界是殘酷的現(xiàn)實
自古以來,在歷史上就有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羚羊不拼命奔跑注定被獵豹吃掉。

在當今商品經濟高度繁榮發(fā)展的年代,有些人抱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冷淡,在這樣一個世界里我們變得麻木不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擇手段,人間冷漠毫無人情味,已經不再存在純粹真摯的感情。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無論是職場還是家庭,處處充滿著困難與挑戰(zhàn)。你不努力,那你隨時隨刻將會面對被淘汰的危機。
與其花費時間抱怨,不如坦然接受。世界不會因為你的眼淚而對你絲毫可憐,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地充實自己,勇往直前。
萬物皆相對,如好壞利弊

人世間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利與弊。世間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好與壞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
比如當今盛行的自媒體,不受時間、地點的控制,每個人對于當前發(fā)生的事情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反映自己的訴求,分享身邊的熱門趣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當中。
這自然是好事,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時事,以及國家的發(fā)展方向。傳播正能量,帶動貧困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改善更多人民的生活質量,推動國家一些政策的實施,像今天山東的“拉面哥”,丁真,他們便是很好例子,借助自媒體網絡的傳播帶動了當?shù)氐慕洕l(fā)展。

當然在這期間就會有些人通過網絡一味追求熱度、流量而顛倒黑白,虛假傳播,對社會帶來了很多不良風氣。
所以說好與壞,利與弊是相對的,選擇往往在于人的一念之間,這是別人無法左右的,我們只需追隨本心,不愧于自己。
萬物有度不可強求
水滿則盈月滿則虧,萬物皆有度。事事不必刻意而為之,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順心,事事如意,很多人竭盡全力拼盡一生最終也是悲喜交加,苦甜參半。

人生總是要伴著些殘缺的美,反而有些事物太完美又讓人覺得不真實,輕而易舉地得到又不禁讓人患得患失,坐立不安。
人往往不滿于現(xiàn)狀,總喜歡自尋煩惱,萬事盡力而為懂得知足,方能自在。
愛情是永恒存在
生命是有限的但愛情是永恒的,有的人一生都在尋找愛情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曾經在街頭有一個采訪,在問到父母,孩子,與丈夫哪一個放在第一位,她選擇了丈夫。父母早晚會離開我們,子女也會有自己的家庭,而最后真正陪伴自己的還是自己的丈夫。

不要因為別人的失敗經歷而對愛情失去信心,賈平凹曾經說“好的愛情,也是偉大而不計報酬的”。美好的愛情是值得等待的,不要著急,不要灰心,始終對愛情充滿期待。
成功與失敗相輔相成
“失敗是成功之母”,人的一生當中有著許多不可避免的失敗,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垂頭喪氣放棄最初的夢想停滯不前。當然也不能因為一次的成功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成功與失敗一直以來是相互對應存在的,相輔相成當然在達到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發(fā)生意想不到的轉換。不經歷風雨之苦,怎能享受成功之喜悅。

幸福其實很簡單
幸福是一種感覺,每個人對于幸福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幸福也許是一杯熱水、一頓早餐、一句問候、一份成就,一個健康的身體、甚至是一個眼神,一切恰到好處幸福滿滿。
小時候的幸福也許就是一顆糖、一個禮物、一句父母的夸獎、老師獎勵的一朵小紅花。
長大后的幸福也許是完成一個目標,一份喜歡的工作,一句生病后的問候,一句孤單后的陪伴。
年老了的幸福也許是一家人相聚一堂吃一頓團圓飯。

幸福很簡單,簡單到唾手可得,隨手拈來可得,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幸福有時候又很難,我們被過多的欲望捆綁,所有的事情都變得紛亂復雜。所以說想要得到幸福,那就不要刻意地去追尋什么,更不要盲目地攀比,為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知足常樂,當你抱怨自己一無所有時,對于有些人來說活著就是幸福,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就是上天對于他們莫大的饋贈。
小孩子為什么開心,是因為無欲無求。扔掉過多的欲望,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人生減法生存之道
越來越多的人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心中的顧慮也越來越多,我就是想要生活得開心一點,怎么比登天還難。

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必然的,正如同我們一味地購買,卻從來不去整理,那房間自然越來越滿。
在如今物質豐富的時代,為什么人們的幸福值卻在下降,人也并不是因為缺少東西而痛苦,反而是因為擁有的太多無法抉擇。在人生的旅途中,之所以越活越累,就是因為人們一直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增加,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抓,并沒有停下來認真地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越簡單越快樂,人間大道至簡。聰明和幸福的人,往往最懂得“斷舍離”,理性對待自己的欲望,在身處這樣一個眼花繚亂的世界中,面對外界的誘惑,我們要遵從本心,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你真正地降低欲望時,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不需要的東西那么多。

學會減法,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如此地美好。
心態(tài)是人生的主人
心態(tài)決定人生,面對我們的命運、遭遇我們沒有權利去選擇,不可能隨著我們的想法隨之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tài),心態(tài)的走向也直接決定著命運、事態(tài)的走向。
有很多時候在事情還沒發(fā)生之前,有些人已經在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并且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嚴重的惡性循環(huán),時時碰壁,將一發(fā)不可收拾,總而言之這也注定了這個人將一事無成。積極的心態(tài)會產生人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更是一種取之不竭的動力。

善于調控心態(tài)的人,擁有一個好心態(tài),這樣的人往往比平常人更容易得到幸福。心大了,事情就小了,心小了,事情就大了。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計較在乎得越多,生活就越復雜,心自然變累。
不攀比、不嫉妒、不計較、不焦慮、不抱怨、不自卑,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存在即合理”是客觀唯心主義理論,出自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合理是合乎道理或事理的意思,并不是說是“正確的”意思。因此這需要我們正確地去加以理解,不能作為自己違法犯罪的借口。

這也是在說,萬事萬物的發(fā)生與存在都有一定的原因,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們無需深究,只需遵從。正如我們身邊發(fā)生的每一件事,遇見的每一個人,他們的出現(xiàn)與發(fā)生絕非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總會得到失去或學到些什么。
時光如白駒過隙,短短幾十年的光陰便是一生,賈平凹通過自己對人生經歷的感悟,來啟發(fā)激勵后人。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復制,唯有活出自我。人生道理我們都懂,依舊過得一塌糊涂。
其實,我們這一生也并不需要懂得太多的道理,聽從本心懂得自己便是最大的成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