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35句禪意哲學詩詞:大夢方醒

01
空居法云外,觀世得無生。
——唐·王維《登辨覺寺》
身居在云海之外的高遠之地,靜觀大千世界求得無生,不被紅塵世俗所牽絆,欲望無邊,凡事有度,一切適可而止便好。
02
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
——唐·李白《僧伽歌》
真正修行得道之人,心境如同長空中秋月的明凈,不染塵埃。他們的心如青蓮一般,清雅脫俗,不為世俗所染。
03
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唐·儲光羲《詠山泉》
山泉在恬淡中流淌,雖然無人關注,但它卻年年月月都保持著自己的清澈和純凈。人生之路,坎坷與誘惑并存,一步走錯,后悔莫及,控制好自己的心魔,一生便可周全。

04
我來問道無余說,云在青天水在瓶。
——宋·釋印肅《贈藥山高僧惟儼》
我來尋求人生真諦無需多言,真理就像云飄浮在青天之上,水靜置于瓶中之理一樣,簡單而明了,順其自然便好。
05
無人到我經(jīng)行地,明月清風擬付誰。
——宋·釋道英《偈二首其一》
這里很少有人來探訪,這明月清風如此良辰美景,我該與誰分享呢?人生有時便是如此,往往都是孤獨的。
06
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
——唐·靈澈《東林寺酬韋丹刺史》
相遇時都說辭官歸隱有多好,但真正能做到在林間隱居,遠離塵囂的,又何曾見過一人呢?人們往往只是口頭說說而已。

07
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宋·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夢中分明有六道輪回的種種景象,但醒來后卻發(fā)現(xiàn)一切皆是空幻,F(xiàn)實世界中的許多事物也只是海市蜃樓一樣暫時的幻象而已。
08
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
——宋·陸游《一壺歌》
看盡了人間的興衰起伏,看看沉淪世面,人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常心,苦盡苦來的人,從此不追求富貴也不會擔憂貧窮。
09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清·趙翼《論詩》
到老才明白許多事情并非努力就能得到。人生三分靠人為努力,七分則要看天意和緣分。平常心面對生活中的得失,正所謂得不足喜,失不足憂。

10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南唐·李煜《烏夜啼》
世事如流水般消逝無常,回首往昔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不過是一場浮生若夢。珍惜當下,不要過于執(zhí)著于過去的得失和未來的幻想。
11
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
——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自然規(guī)律里的就像皎潔的月光每晚都會自然出現(xiàn),無需刻意尋找,生活,美好事物就在那里,不必四處打聽。
12
挽石枕頭眠落葉,更無魂夢到人間。
——宋·饒節(jié)《眠石》
以石為枕、眠于落葉之上是一種超脫世俗的心境表現(xiàn)。這樣的人已經(jīng)超越了塵世的紛擾和誘惑,連夢魂也不再留戀人間煙火。

13
君能洗盡世間念,何處樓臺無月明。
——宋·陸游《排悶》
如果能洗凈心中的世俗雜念和執(zhí)念的話,那么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欣賞到樓臺之上的明月清輝。生活中,只要我們保持內心的純凈才能領略生活的美好。
14
除卻心中三昧火,槍刀人馬一齊休。
——唐·無際《詠走馬燈詩》
熄滅心中貪嗔癡的三昧之火后,世間的紛爭與殺戮自然就會平息下來。內心的平靜是化解外界紛爭的關鍵所在。
15
醉臥白云閑入夢,不知何物是吾身。
——唐·靈一《題黃公陶翰別業(yè)》
醉臥于白云之上悠然入夢是一種忘卻塵世煩惱、超脫自我的境界表現(xiàn)。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連自己的身形也似乎不存在了,只剩下心靈的自由和寧靜。

16
倘見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紅塵。
——清·袁枚《病劇作絕命詞留別諸故人》
如果有機會見到玉皇大帝的話一定要先跪奏祈愿:愿來生再不入這紛擾的紅塵俗世之中!這表達了對超脫塵世、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和祈愿。
17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宋·蘇軾《觀潮》
對于廬山的煙雨和浙江的潮水,如果沒有親自去過,就會感到非常遺憾,但真正到達并親眼見過之后,會發(fā)現(xiàn)其實也不過如此,沒有什么特別的。
18
試思量往事,虛無似夢,悲歡萬狀,合散如煙。
——宋·陸游《大圣樂》
回想往事,一切都如同虛無縹緲的夢境,其中的悲歡離合、聚散離合都如煙云般飄渺不定,讓人感慨萬千。

19
任它物態(tài)幾番休,持此周旋光爛熳。
——明·林大春《客有以仙人渡海便...》
無論外界事物如何變化消逝,我都將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以燦爛的光彩和從容的態(tài)度應對一切挑戰(zhàn)。
20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施耐庵
當錢塘江上的潮水涌來時,我才恍然大悟,真正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存在的意義。人生經(jīng)歷過世事浮沉, 經(jīng)歷過病痛折磨,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21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明·羅貫中《大夢誰先覺》
在這場漫長的人生大夢中,人生只不過是看起來真實一點的夢境,誰能夠先看穿這個呢?我生平所為只有我自己知道。

22
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宋·守端《蠅子透窗偈》
偶然間走上了曾經(jīng)走過的路,才驚覺自己一生都被眼前的幻象所迷惑。明白取舍,不受六塵的玷污和侵襲,要用智慧拒絕一切外界的干擾,人生才有意義。
23
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
——宋·王安石《棋》
不要讓游戲和瑣事干擾到真實的情感,隨遇而安,順其自然,這樣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贏家。
24
更把浮榮喻生滅,世間無事不虛空。
——唐·顧況《贈僧二首》
將浮華的榮耀比作生命的起落,其實世間的一切事物都不過是虛空無常的幻象。欲望太多,人就越痛苦,斬除那些虛無的欲望,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人生啊,最真實,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樂的欲望。

25
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
——宋·蘇軾《鹽官絕句四首》
已經(jīng)將世界看作微塵一般渺小,而自身則如同空中飄浮的花朵、夢中的幻影般虛幻無常。就如他的侍妾王朝云的臨終所誦之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26
大夢悠悠幾許春,浮生不悟古今人。
——明·趙完璧《癸酉次韻新春試筆十首酬友人 其七》
漫長的人生大夢悠悠度過了多少春秋,然而在這浮生中,卻很少有人能夠醒悟古今的真理。
27
此身天地一虛舟,何處江山不自由。
——明·陳獻章《舫子》
我的身體就像是天地間的一葉扁舟,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感受到自由和寬廣?鞓吩谛,不在于外物,舍本逐末將永遠與快樂無緣。

28
莫將圓相換眉顰,人間三五夜,誤了鏡中人。
——清·陳曾壽《臨江仙》
不要為了迎合他人而改變自己原本的面貌和心境。在月圓之夜,不要讓世俗的憂愁誤了鏡中真實的自己,要保持自己內心最純凈的一面。
29
我身若是我,死活應自由。
——唐·王梵志《回波樂》
如果我的身體真正屬于我自己,那么無論是生還是死都應該由我自己來決定。
30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草叢中的螢火蟲雖然發(fā)光但并不是真正的火焰,荷葉上的露珠雖然圓潤但也不是真正的珍珠。這告訴我們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31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無念復無涯。
——唐·居遁《偈頌并序》
以木為食、以草為衣的生活雖然簡樸,但內心卻像明月一樣清澈明亮。一生中沒有雜念紛擾,心境寬廣無邊。
32
古佛有言如皎月,照人煩惱作清涼。
——明·栯堂禪師《栯堂山居詩》
古佛的教誨如同皎潔的月光一般,能夠照亮人們內心的煩惱并帶來清涼和寧靜。真正的禪心在于斂目內省、明心見性。
33
多少人來看明月,誰知倒被月明看。
——宋·釋德聰《自題月軒》
許多人都來欣賞這明亮的月亮,卻不曾想,其實是月亮在靜靜地看著我們所有人。也許你在羨慕著別人,殊不知,別人也在偷偷仰望著你。千萬別是“此山望見彼山高,到了彼山?jīng)]柴燒”。

34
不須一向隨人語,須信人心有是非。
——宋·僧定渚《詠鸚鵡》
不必總是盲從他人的言論,要有自己的判斷。因為人心之中,自有是非善惡之分,不可一概而論。
35
何必更將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唐·朱慶馀《題開元寺》
何須過多在意外表形象,其實眼前的人間瑣事,就如同浮在水面上的泡沫,短暫而無常,這才是真實的人生真相。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不妥,聯(lián)系我立即刪除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