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端午,一歲一安康!端午佳節(jié)已近,傳統(tǒng)佳節(jié)情意濃,端午有許多傳統(tǒng)習(xí)俗,斗草便是其中之一。斗草,又稱斗百草,乃古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游戲。斗草起源于漢代,自唐朝起,斗草逐漸盛行,不但兒童玩斗草,成人也愛這玩法。斗草,以草為比賽對象,或斗草的多寡,或斗草的韌性,或斗草名的對答,《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
端午佳節(jié)憶斗草,古詩詞里的斗草,帶你了解古代端午斗草習(xí)俗!
斗草辭和黎美周
唐-張喬
砌下羅裙?jié)衤断,芳莖時復(fù)罥衣裳。
小姨只斗忘憂草,那識懷中有斷腸。
斗草最早見于文獻(xiàn)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每年端午節(jié)群出郊外采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獲之余,往往舉行比賽,用草作比賽對象。
學(xué)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夫人閣四首(其二)
宋-蘇轍
尋芳空茂木,斗草得幽蘭。
歌舞纖絺健,嬉游玉佩珊。
在唐代,斗草不僅僅是婦女兒童的最愛,成年男子也對此頗好!赌耆A記麗》:“端午結(jié)廬蓄藥,斗百草,纏五絲。”
蔬圃絕句七首(其七)
宋-陸游
懶隨年少愛花狂,且伴群兒斗草忙。
行遍山南山北路,歸時新月浸橫塘。
宋代斗草之風(fēng)更為盛行,除了端午節(jié)外,在春社及清明也有斗草活動。范成大有詩句:“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斗草來。”
翡翠
宋-曹組
窺魚潛立小荷圓,照水飛鳴更碧鮮。
斗草人歸尋墜翼,綺窗歸去補花鈿。
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宋-晏幾道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
羅裙香露玉釵風(fēng)。
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yuǎn),行云終與誰同。
酒醒長恨錦屏空。
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百香詩 其七十 斗草
元-郭居敬
采采奇芳映繡裳,三三五五蹈青陽。
全籌贏得金釵去,一路春風(fēng)語笑香。
綺羅香·斗草
元-黃澄
綃帕藏春,羅裙點露,相約鶯花叢里。
翠袖拈芳,香沁筍芽纖指。偷摘遍、綠徑煙霏。
悄攀下、畫闌紅紫。
掃花階、褥展芙蓉,瑤臺十二降仙子。
芳園清晝乍永,亭上吟吟笑語,妒秾夸麗。
奪取籌多,贏得玉珰瑜珥。
凝素靨、香粉添嬌,映黛眉、淡黃生喜。
綰胸帶、空系宜男,情郎歸也未。
閨詞四十首 草 其十六
明-陳子壯
女兒三五漾春風(fēng),蠲忿忘憂人袖中。
誰唱青溪小姑曲,搴芳未過合歡叢。
斗草
明-馬如玉
擷翠游芳陌,搴英度翠池。
戲爭人勝負(fù),驚散蝶雄雌。
莫折忘憂草,偏憐蠲忿枝。
繽紛寧健羨,終委道旁泥。
白居易《觀兒戲》詩說:“弄塵或斗草,盡日樂嬉嬉。”斗草有文斗和武斗。武斗,選用的都是葉柄比較堅韌的植物,車前草就是比較理想的選擇,有些地方還用白楊樹的葉柄,兩人雙手捏住了一根的兩端,十字相套后一拉,誰手中的沒斷,誰就贏了。
阮郎歸·佳人斗草
清-湯萊
群芳簇就繡云窩。垂楊金線拖。
晝長無事莫輕過。相邀女伴多。
行曲徑,蹴凌波。嬌情倚苧蘿。
杏釵輸卻奈他何。無聊強笑歌。
文斗先要采集各種花草,然后拿出一種,報上名稱,另一人則要拿出相應(yīng)的花草,比如,你報“美人蕉”,我出“君子蘭”;“狗尾草”對“雞冠花”。誰采集的花草多,種類齊全,誰就容易成為最后的贏家。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