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藝術動態(tài)] 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揭曉

3 已有 317 次閱讀   2021-05-23 09:22
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揭曉 

2021年5月21-26日,第六屆栗山詩會暨環(huán)洞庭湖詩人田野調查寫作計劃,在湖南長沙、湘陰縣栗山、汨羅、岳陽南洞庭湖進行。22日上午在長沙舉行了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頒獎典禮與詩歌朗讀會,下午進行了《中國當代詩歌年鑒》討論會。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獲得者:中國詩人獎侯馬,外國詩人獎谷川俊太郎(日本),翻譯家獎田原(旅日),批評家獎孫曉婭。

栗山詩會與卡丘·沃倫詩歌獎由著名詩人、評論家、紀錄片導演周瑟瑟2016年創(chuàng)立于湘江邊的栗山村,已經舉辦了六屆。由湖南省詩歌學會、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湖南湘陰縣文聯(lián)主辦,中國詩歌田野調查小組、湘陰縣詩歌散文學會、《卡丘》詩刊承辦。本屆栗山詩會輪值主席為李不嫁,肖歌主持了頒獎典禮與《中國當代詩歌年鑒》討論會,李不嫁、吳茂盛全程策劃執(zhí)行。湖南省詩歌學會執(zhí)行會長羅鹿鳴代表主辦方致辭。100多位來自北京、上海、山東、浙江、遼寧、深圳與湖南本地的詩人、批評家、翻譯家參加了本次活動。

周瑟瑟闡述了卡丘·沃倫詩歌獎的性質與做法,他說:“這是一個純藝術的民間獎,我們站在藝術的角度看待世界的變化,頒給那些在寫作生涯體現(xiàn)出歷史感,同時超越現(xiàn)實的詩人、翻譯家與批評家。《卡丘》是我們辦的一個詩歌民刊,卡丘是文化的英語(culture)的音譯,在漢語里沒有這個詞,這是我生造的,我很喜歡造出不存在的東西,也十分愿意去做有意思的事情,把卡丘與沃倫并列后我發(fā)現(xiàn)除了向大詩人致敬之外,已經有了新的創(chuàng)造的意思。至于到底還會有什么更具體的意義,我認為它存在于我們的寫作中,寫作可以回答任何不確定的事物。”

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今年90歲了,獲得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外國詩人獎,他一生為詩,詩歌寫作是他的“天職”,他是日本當代詩壇的“執(zhí)牛耳者”,在國際詩壇也是一位重要的詩人。他說“讓詩歌自身來回答詩歌是什么”,九十高齡依然保持創(chuàng)作與思考的活力,剛剛出版的詩歌總集讓中國讀者看到他創(chuàng)造的純粹的詩歌美學。

谷川俊太郎先生在答謝辭中說:昨天跟詩人田原一起、在我家參加完香港國際詩歌之夜舉辦的對話直播視頻后,被告知又獲得了中國國內一個民間詩歌獎--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外國詩人獎。很榮幸總是得到中國和其他國家民間獎項的青睞。在此,我要再次感謝長年致力于日本現(xiàn)代詩翻譯和研究的、我的友人田原先生的努力。優(yōu)秀的譯者是有效地傳播詩歌的使者,離開他們,詩歌很難真正走出母語。一首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譯介成其他語種仍能作為一首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而成立,既是原作的考驗,也是對譯者的考驗。很顯然田原的翻譯承受住了這種考驗和時間的驗證。田原不僅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致力于日本現(xiàn)代詩研究的學者。獲得此獎,如果不是得力于他的語學能力和作為詩人的表現(xiàn)能力、判斷力以及他的行動力幾乎是沒有可能性的。

在《中國當代詩歌年鑒》討論會上,民間詩人走召說:應該說,目前國內詩歌方面的年鑒、年選有一些,但圈子化、保守化傾向濃重,相對公正、開闊、前沿的選本極少。今年出版的《中國當代詩歌年鑒》(2019年卷),可以說非常稀缺可貴:一是有包容性。涵蓋多種主張差異很大的詩歌傾向,尤其對先鋒民間詩歌給予充分尊重,我覺得,是很大的亮點。二是有史料性。對當代國內現(xiàn)代詩40年進行了分類掃描,不作價值判斷,相對客觀中立,具有史料價值。三是有前瞻性,首次采取有聲詩歌年鑒的模式,是面向當代和未來的多媒介、立體化詩歌傳播嘗試。四是有發(fā)掘性。例如,我本人,作為入選詩人,在詩壇一直是獨立、另類、邊緣的存在,與瑟瑟主編并無私交,也沒有在主流詩壇的名聲或“身份”。這樣的入選作者有不少。這也是主編對獨立詩人的一種可貴的發(fā)掘和推舉。今天,作為一個獨立詩人,我以《中國當代詩歌年鑒》的入選作者和唱詩嘉賓的雙重身份受到邀請參加這個詩會,除了作品研討,現(xiàn)場將給大家演唱兩首原創(chuàng)唱詩曲目,這也是當代詩的一種有聲立體傳播,應該說也正是《年鑒》面向當代、面向未來、拓寬詩歌傳播渠道的立場和思路的體現(xiàn)。借此機會,特對主編在中文現(xiàn)代詩領域的辛勤付出和杰出貢獻表示致敬!并對瑟瑟先生對我個人的多次無私推舉表示致誠摯地感謝!

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

中國詩人獎

侯馬,1967年生于山西。最新出版詩集《夜行列車》(中國桂冠詩叢第三輯),其他個人詩集有《他手記(增編版)》、《大地的腳踝》、 《夜班》、 《侯馬的詩》等。獲《十月》新銳人物獎,首屆“天問詩人獎”,《新詩典》“李白詩歌獎”金獎,葵現(xiàn)代詩成就大獎,長安詩歌節(jié)現(xiàn)代詩成就大獎,《北京文學》獎、《詩參考》30周年成就獎、突圍詩社新時代中國十大先鋒詩歌獎、磨鐵讀詩會2017年度十佳詩人、磨鐵詩歌獎2019年度漢語十佳詩人、2019-2020《中國詩人》微刊年度詩人獎。2021年獲李白詩歌獎新世紀十大詩人獎,F(xiàn)居呼和浩特。

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

外國詩人獎

谷川俊太郎(Shuntaro Tanikawa 1931~ )日本最富盛名的當代詩人之一。劇作家、隨筆作家、翻譯家。生于東京,畢業(yè)于東京都立豐多摩高中,之后,決定不再升學。父親谷川徹三是日本當代著名哲學家和文藝理論家。十七歲(1948年)時受北川幸比古等周圍朋友的影響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作品。十九歲時(1950年)因詩人三好達治(詩人父親的友人)將其《奈郎》等五首詩推介到《文學界》雜志發(fā)表引起注目而一舉成名。二十一歲(1952年6月)出版的首部個人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被公認為是前所未聞一種新穎抒情詩的誕生,之后相繼出版了《62首十四行詩》、《關與愛》、《谷川俊太郎詩集》、《旅》、《定義》、《俯首青年》、《凝望天空的藍》、《憂郁順流而下》、《天天的地圖》、《不諳世故》、《minimal》、《午夜的米老鼠》、《夏加爾與樹葉》、《我》、《詩之書》等八十余部詩集,以及理論專著《以語言為中心》、隨筆集《在詩和世界之間》、散文集《愛的思考》、《散文》、《獨身生活》、《在沉默的周圍》和話劇、電影電視劇本六十余部。并有譯著童話集系列《英國古代童謠集》和《花生漫畫》等圖畫書、詩集、傳記、小說等三百多部出版。其作品先后被翻譯成英、德、法、意、阿拉伯、西班牙、漢、蒙古語、俄、韓等數(shù)十種外國文字,分別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以色列、捷克斯洛伐克、瑞典、丹麥、尼泊爾、中國、埃及、蒙古、西班牙、塞爾維亞、韓國、俄羅斯、葡萄牙、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出版有近六十部不同的語言選本。谷川二十二歲(1953年)參加由詩人茨木則子和川崎洋等創(chuàng)辦的同仁詩刊《櫂》,并與該同仁詩人川崎洋和水尾比呂志等一起熱衷于詩劇創(chuàng)作活動。與詩人、詩歌理論家大岡信、飯島耕一等形成五十年代“感受性的慶典和祭祀”(大岡信 語)的一個新詩派,在戰(zhàn)后崛起的日本當代詩人當中,被譽為日本現(xiàn)代詩歌旗手,而且以現(xiàn)代主義手法進行多種文藝創(chuàng)作,成為日本當代詩壇中最具獨特詩歌體系的詩人。2008年,詩人還與人合作執(zhí)導了一部電影《我是海鷗》。

半個多世紀以來,谷川俊太郎囊括了日本各大文學和詩歌獎。詩人的第二部漢語版詩集《谷川俊太郎詩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因“他以平易的語言表達深刻,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復雜,呈現(xiàn)出人類精神生活的共同困惑和體現(xiàn)出精湛的文學品質”2005年3月在中國北京被授予第二屆“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詩人的英文版和其他語種的詩集也曾在美國和英國等國家獲獎。2010年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春的臨終――谷川俊太郎詩選》,201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天空——谷川俊太郎詩選》,2021年《谷川俊太郎總集》(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等。2011年獲得第三屆中坤詩歌獎。 2015年臺灣同步出版《谷川俊太郎詩選》和中日文對照版《二十億光年的孤獨》。2017年獲得臺灣太平洋國際詩歌節(jié)“累積成就獎”。

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

翻譯家獎

田原,旅日詩人、日本文學博士、翻譯家。1965年生于河南漯河,90年代初赴日留學,現(xiàn)任教于日本城西國際大學。出版有漢語、日語詩集《田原詩選》、《夢蛇》、《石頭的記憶》10余冊。先后在臺灣、中國國內、日本和美國獲得過華文、日文詩歌獎。主編有日文版《谷川俊太郎詩選集》(六卷),在國內、新加坡、香港、臺灣翻譯出版有《谷川的詩——谷川俊太郎總集》(22冊)《異邦人――辻井喬詩選》《讓我們繼續(xù)沉默的旅行——高橋睦郎詩選》《金子美鈴全集》《松尾芭蕉俳句選》《戀愛是一件小題大做的事》《人間失格》等。出版有日語文論集《谷川俊太郎論》(巖波書店)等。作品先后被翻譯成英、德、西班牙、法、意、土耳其、阿拉伯、芬蘭、葡萄牙語等十多種語言,出版有英語、韓語、蒙古語版詩選集。

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

批評家獎

孫曉婭,女,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城學者,首都師范大學青年燕京學者。首屆“女性詩歌獎評論獎”得主,詩參考30年中國詩歌文獻獎以及第六屆中國詩歌批評家獎得主,現(xiàn)任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詩歌學會理事,中華吟誦協(xié)會理事!吨袊姼柩芯縿討B(tài)》執(zhí)行主編,加拿大《環(huán)球華報》副刊《新詩潮》主編。出版學術專著《跋涉的夢游者——牛漢詩歌研究》、《讀懂徐志摩》、《新詩十二名家》(合著)。編撰《中國新詩研究論文索引(2000-2009)》、《彼岸之觀——跨語際詩歌交流》,主編《中國新詩百年大典》(第7卷)、《新世紀十年散文詩選》、《牛漢的詩》、《詩歌十二使徒》、《光與岸——鐘文詩論集》、《內外之間:新詩研究的問題與方法》(合編)等。曾在《新華文摘》、《文藝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當代作家評論》、《文藝爭鳴》、《詩刊》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百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資助項目、北京市教委面上項目多項。策劃并主持三屆“北京國際詩會”等國際詩歌交流活動。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