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明咒全文及詳細釋義
百字明咒全文及詳細釋義
“金剛薩埵”,亦作“金剛薩垛”。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又作金剛薩埵咒、百字真言、百字明、金剛薩埵百字明等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咒文:
嗡wēng班bān札zhá拉lā薩sà埵duǒ薩sà瑪mǎ呀y(tǒng)ā
瑪mǎ奴nú巴bā拉lā呀y(tǒng)ā
班bān雜zá拉lā薩sà埵duǒ喋dié諾nuò巴bā
地dì叉chā則zé桌zhuō美m(xù)ěi巴bā哇wā
速sù埵duǒ卡kǎ唷yōu美m(xù)ěi巴bā哇wā
速sù波bō卡kǎ唷yōu美m(xù)ěi巴bā哇wā
阿ā奴nú拉lā多duō美m(xù)ěi巴bā哇wā
薩sà爾ěr哇wā悉xī地dì美m(xù)ěi札zhá呀y(tǒng)ā哇wā
薩sà爾ěr哇wā嘎gā爾ěr瑪mǎ速sù雜zá美m(xù)ěi也yě
積jī當dāng希xī里lǐ呀y(tǒng)ā咕gū如rú吽hōng
哈hā哈hā哈hā哈hā霍huò巴bā嘎gā問wè
薩sà爾ěr哇wā達dá他tā嘎gā達dá班bān雜zá
瑪mǎ美m(xù)ěi面miàn雜zá班bān札zhá巴bā哇wā瑪mǎ哈hā
薩sà瑪mǎ呀y(tǒng)ā薩sà埵duǒ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 ,是尊指第六金剛持的咒.
百字明咒念誦鏈接
http://www.fodizi.com/fofa/list/5513.htm
金剛薩埵為一切眾生菩提心的本體,其性堅固如金剛故名「金剛」,亦名金剛心菩薩,一切眾生由此薩埵之加持力而發(fā)心。與顯教之普賢菩薩同體異名,為一切如來之長子。學佛皈依后,發(fā)愿起行,從聞進修,在前行中多生阻礙,有宿生、現(xiàn)生之罪業(yè)障等。因罪從生,自心有垢能障菩提,故于此清凈違緣罪、懺悔還出方便,應所修學。惟大小顯密懺法,共有多種,密乘中以修念金剛薩埵為最勝法要。金剛薩埵懺罪法,為密乘行者四加行之一,人人必修,以一、倚仗力;二、決除力;三、對治編行力;四、拔業(yè)力等四力具足,消滅眾生之諸惡業(yè)罪障得令清凈。此一切惡念,令不增長。能破一切煩惱,增長無量無邊的福智。偶有過失錯誤遺漏之處,諸尊護法不將為咎。
《百字明》為用于消除罪障、懺悔、補闕的咒語,被稱為“一切懺悔之王!北酒(jié)錄自陳健民上師英文著作《紅白觀音儀軌陳氏注解》,對《百字明》逐句注解甚詳,可作為念誦引咒并須認識其意義者的研究參考。
一、嗡、班雜爾灑埵灑嘛雅
。圩⒔猓莺羝涿盀⒙镅。此處灑嘛雅意為誓句、大愿及戒律。無論何時一尊名被呼,則其高尚的品格即與之完全相連而蒙召感;無論何時任何人祈請及本尊的灑嘛雅,其誓言即化為行動,而其大愿則圓滿達成,其戒律即依其真正傳統(tǒng)而持守,毫無變更。如果僅稱其名而不及其誓句,他可能降臨但不一定真正相助;如果作兩者都呼吁,則他必須幫助你,因其愿已被同時祈請。正如你呼喚愛人之句,她會來就你,但如果你說:“你還記得當我們初見之時,你說:‘愛我當如細水長流’”(誓句)。她會記得而立刻擁你、吻你!我們敬愛我們的本尊亦應如是:他經(jīng)常依照他的誓言來加持我們。這是無可置疑的。
二、嘛努把拉雅
。圩⒔猓菡堊屛也灰浳壹冋娴淖孕,或者,由于你的誓句,請保持我于純真的自性,即空性之中。這是有關于觀空的。當一個人住于空性時,他是被本尊所保持的,他與本尊同體。他永不為本尊所遺忘。他與本尊合一。
三、班雜爾灑埵、得裸把底義
。圩⒔猓菡堎n我成就金剛薩埵。此處金剛薩埵指金剛總持,他是五方佛的上師。這是一種菩提心,在修任何一法之前必先發(fā)起的。為救所有眾生,必先成佛方能從事所有神圣的救度事業(yè)。又據(jù)說《百字明》可用以補足任何儀軌之任何欠缺。
四、知卓麥把哇
。圩⒔猓菡垐远ㄎ业目招浴_@顯然地指出應堅定地住于空性,所有觀想有如層層樓房筑基于空性之磐石上。
五、蘇埵喀約麥把哇
[注解]請賜我瑜伽之受用。此與三灌之金剛愛有關,亦即紅觀音之密修。然而白觀音之空悲雙運亦屬一種瑜伽之受用。
六、蘇波喀約麥把哇
[注解]請賜我不違背空性,就是說,縱在大樂中仍能配合空性。米拉日巴尊者對金剛愛之秘密教授強調(diào):“大樂生起時要享受空性,空性生起時要享受大樂!”此處雖然我們只談到觀想,我們在觀想由空性緣起之事物時,應保持空性,并且在想到空性時,保持觀想。至于空悲不二,我得更加仔細解釋,因為它的極端重要性影響所有過去諸佛之證果,并為所有古德所強調(diào)者。
凡夫之圓覺乃為罪所障。事實上每一個人違背空性時多多少少有罪。罪因即是不能保持空性而放棄之;犯下以自我為中心的無明煩惱而造損人之惡業(yè)。了知違背空性之危險,一個人就永不會造罪。當一個人住于空性時,彼即無自我,又何必要去造罪?當一個人的自我消失時亦無有他人,更有何人可被損害?此亦為大悲之根源。由眾生共有之空性本體而在個人心中喚醒同體大悲。誰會以己手自傷其腿?此亦為無緣大悲之根源。這不是像一個丈夫只愛其妻。當所有眾生同體則不需其他特殊條件。一個人不會說:“我眼屬我,但我鼻則屬于他人。”因這我們皆是同一體之各部分,我們應愛護它?招耘c十法界是同一體,而十法界是一個比宇宙或世界更廣大之名詞。
有云:修空圓滿時得證大悲,修悲圓滿時可證空性,空性之中“無我”、“利他”即是大悲,二者有相同之特性,有如一張紙的兩面,當一個人能夠無我,也必能利他。前者是空性而后者是大悲,二者是統(tǒng)一的。
七、阿努惹埵麥把哇
。圩⒔猓菰肝也皇分倔w。此樂之本體即空性;樂本身是一種空性緣起。第六句所說,一個人不應違背空性,是指空性之本體,而此第七句則是關于空性的緣起。如米拉日巴尊者所教授者,此二者必須圓融為一。一般而言,每一緣起均應與空性配合。
八 、灑哇司底、麥札雅義
[注解]請賜我圓滿成就。這是綜合所有救度事業(yè)而言,除證空性之外,所有其他均直接或間接與大悲有關。整個修持與每一眾生有關且為彼等回向。我為眾生而禮拜;我為眾生而供養(yǎng);我為眾生而念誦;我為眾生而懺悔;我為眾生而贊佛或本尊;當所有各節(jié)已修畢,應凈此功德完全回向所有眾生。如此大悲可經(jīng)由這些而達到。
九、灑哇嘎嘛蘇雜麥
。圩⒔猓菡堎n我所有善行之自在。當行者下座而明顯地成為本尊于日常生活中,他事實上所有親戚、朋友、宗族、家人與整個社會聯(lián)系起來,并以種種善行幫助他們。他應以本尊之行為為已行,以本尊之語為已語,以本尊之意為已意。在其善行中沒有自私與無明的障礙。行者在積集功德上得自在,此即此句咒語的含意。
十、資擋洗爾養(yǎng)古汝吽
。圩⒔猓菡堎n我金剛心之大勇。此亦即請求最重要的菩提心;此心含有大勇,使修法和日常生活中皆能實行大悲。一個人為何膽怯?當作善事時,他使“我不敢”耽誤了“我愿”,因為他鄙俗嗎?因為他有自我和自私。他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欲望,所以他怕失去他所欲求的。他已隔離空性。當他住于空性中時,我執(zhí)已除,因此無欲,因而變成勇猛如獅,堅強如銅;他即是能為一切眾生作所有善事的一尊金剛薩埵。因此西藏佛教稱所有男性為勇父,女性為勇母。大勇是每一行者所必備的,尤其是在此邪魔充斥的末法時期。
十一、哈哈哈哈火
。圩⒔猓菡堃龑业梦逯羌捌淝杏谩h笪摹肮弊钟腥魏问虑橹蚪圆豢傻弥。這五個哈字(最后火字亦為哈字為字根)代表空性之五智。
十二、把嘎哇吶、灑哇打他嘎打
。圩⒔猓菟兄T佛菩薩請勿舍我于汝等之大事業(yè)外。此特定句意含懺悔與贖罪之功用。有云,如要懺悔還凈,應誦《百字明》咒。但此咒全體并不足為懺悔與贖罪,如以上所說明者。此句包含大危險,但此含意少有人知。因此必須指出,我們淪于人道或其他眾生道是由于離開神圣的諸佛菩薩之大事業(yè)而開始。不斷的輪回不會停止,直到我們再回到諸佛菩薩的大事業(yè),我們就罪業(yè)得消,本性回復,與空性合一,并且大悲得以滋長。
十三、班雜爾嘛麥母雜、班雜爾把哇
。圩⒔猓莼螂x汝等之金剛自性。此處金剛自性即指空性。凡人極易背空性,再者人在行善時或有偏執(zhí),亦是違背金剛自性。
十四、嘛哈、灑嘛雅灑埵
。圩⒔猓萘钗易∮趶V大空性之甚深三摩地。通常儀軌于歸空之后,要行者修大手印定。此種空乃是一種直接與法身光明合一之甚深三摩地。因此,在觀想中所放諸光,或在觀空中法身之根本常寂光,皆與此咒有關。
十五、阿、吽、呸
。圩⒔猓菡堎n我證空性“阿”,佑我得大悲之利用“吽”及降魔“呸”。此最后三字有上述之三種功用。所以在修空性三摩地時,此咒可止于頭一個字“阿”。有時為救度他人,則可止于第二個字“吽”。如欲降魔,則高聲誦第三個字“呸”,以誅魔或退魔。
持誦《百字明》以作為四加行之一時,則以第一字“阿”結(jié)尾,因為“阿”為空性種子,可凈除一切罪。
【功德】
《普賢上師言教》:“念誦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則往昔所造的一切罪障及失戒必定全部得以清凈!边@是上師金剛薩埵親口允諾的!稛o垢懺悔續(xù)》中也說:“百字明是一切善逝的智慧精華,能夠凈除所有的失戒與分別念的罪障,稱為一切懺悔之王。若一次性念誦一百零八遍,則可酬補一切所失之戒,將從三惡趣中獲得解脫。任何一個修行者如果能發(fā)誓念誦,則不但此人今生會被三世諸佛視為勝妙長子而加以救護,而且死后也無疑將成為諸佛之長子!贝送膺M入密宗金剛乘之門后,無論失毀了根本誓言還是支分誓言,如果每天觀修金剛薩埵并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則稱為加持墮罪,即墮罪所產(chǎn)生的異熟果不會越來越增長。如果念誦十萬遍百字明則可徹底清凈一切墮罪。如《莊嚴藏續(xù)》云:“妙觀白蓮月墊上,上師金剛薩埵尊,依照百字明儀軌,倘若念誦二十一,即將加持墮罪故,使其不復得增長,諸成就者所宣說,恒時精進當修持,倘若已誦十萬遍,必將清凈諸罪障!
或住大智印,或持數(shù)珠,無限念誦,勿令疲頓。由住三摩地,誦此真言故,現(xiàn)世證得無量三摩地;亦能成本尊之身,一切如來現(xiàn)前;證得五神通,游歷十方一切世界,廣作無邊有情利益安樂等事。瑜伽者行住坐臥,常以四眷屬而自圍繞,處大蓮華,同一月輪。金剛薩埵者是普賢菩薩,即一切如來長子,是一切如來菩提心,是一切如來祖師,是故一切如來禮敬金剛薩埵。如經(jīng)所說:
金剛薩埵三摩地,名為一切諸佛法,
此法能成諸佛道,若離此更無有佛……
金剛薩埵五密即為如來部,是即金剛部,是即蓮華部,是即寶部。五身同一大蓮華者,為大悲解脫義。同一月輪圓光者,為大智義。是故菩薩由大智故,不染生死。由大悲故,不住涅盤。如經(jīng)所說,有三種薩埵,所謂愚薩埵、智薩埵、金剛薩埵。以金剛薩埵,簡其二種薩埵。修行得此金剛乘人,即名金剛薩埵。是故菩薩勝慧者,乃至盡生死,恒作眾生利,而不趣涅盤。以何等法,能得如此?是故般若及方便,智度所加持,諸法及諸有,一切皆清凈。諸法及諸有,名為人、法二執(zhí)。是故欲等調(diào)世間,令得凈除故,有頂及惡趣,調(diào)伏盡諸有。由住虛空藏三摩地,于人、法二執(zhí),皆悟平等清凈,猶如蓮華。是故如蓮性清凈本潔,不為垢所染,諸欲性亦然。不染利群生者,作安樂利益事,居大自在位,是故大欲得清凈,大安樂富饒,三界得自在。能作堅固利益者,菩提心為因。因有二種:度無邊眾生為因,無上菩提為果。復次大悲為根,兼住大悲心,二乘境界風所不能動搖,皆由大方便。方便者,三密金剛以為增上緣,能證毗盧遮那清凈三身果位。(唐不空三藏譯《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
百字明的功德主要是消減罪障,就像洗澡可以洗凈身體, 百字明咒則可洗凈我們的罪障,讓我們得到更純凈的力量。
「百字明咒」具足了無邊的力量,但念誦的人若沒有信心和菩提心的話, 那么這咒語的力量就非常的難以得到成就。如果你想要讓念誦咒語的力量實現(xiàn)的話,就得如法的去修習。密經(jīng)里談到:有可能虛空會消逝,密咒的成就卻永遠不會消失。
我們在今生所積聚的業(yè)障,對禪修的經(jīng)驗有很大的阻礙。違犯三愿(小乘愿、大乘愿和金剛乘愿)尤能產(chǎn)生阻撓;干犯你的上師的身、口、意又更過之。違反其它真言乘的神圣誓言,及以佛像交換金錢或食物等惡業(yè),會障蔽先前的禪修經(jīng)驗和妨礙新生的禪修經(jīng)驗。
金剛薩埵百字明是所有醫(yī)治門中最值得贊美的,因為它能清除所有此類惡業(yè)。阿底峽尊者說:『正如剛剛洗凈的曼達盤,若放在灰塵很多的地方,就會立即又蒙上塵土;同樣地,許多對真言乘誓約的輕犯,會經(jīng)常突然發(fā)生!蝗绻阋虼耸鴨枺骸浩刑岬莱蔀槲业囊徊糠值哪且粫r刻永遠不會到來嗎?』答案是:真言乘使用多種善巧方便。雖然你犯了不少違背真言乘的輕罪,可是只要你在一剎那之間使用這些善巧方便之一,就能把你所有的輕罪消除盡凈!因此,我們提供了對金剛薩埵觀想及其百字征詳細說明。
密教的新舊經(jīng)典中一致宣稱,念金剛薩埵本咒有無量立即和究竟的利益。一本印度作品把這一點總括起來說:雖然它們象征五種勝智,被稱為陀羅尼、真言、手印、佛塔和曼達的修持,所能積聚的功德不如念一遍百字明。無論是誰誦此百字明,他所積之功德?lián)f相等于莊嚴所有佛陀之功德,而十方諸佛多如塵沙。又說:
無論是誰誦此百字明,
都不會受到疾病、痛苦和夭折的襲擊。
無論是誰誦此百字明,
都不會為貧窮及災禍所困。
他的敵人會被打倒,
他的一切愿望都會得到滿足。
無論是誰誦此百字明,
都會求子得子,
要財有財。
如缺土地,即獲土地。
凡是想要長壽的人,
都應誦此百字明。
當他以為壽命已盡之時,
將會發(fā)現(xiàn)壽命又增添三百年!
這一個在此世間快樂的人,
未來將往生凈土。
無論是誰誦此百字明,
都不會遭受食肉空行母、惡魔、僵尸,
和妄魔的侵襲。
如作惡的人誦此百字明,
他們也會見到佛。
只要誦此百字明,
愚人能獲智,
不幸的人會走運。
無常與挫折將被消滅,
窮兇極惡的人會被凈化。
無論今生來世,
他都將是輪王,
最后安住解脫,
而登佛位。
據(jù)說,只要你努力修此觀想和誦此咒,你那輕微的和普通的惡業(yè)即可完全滌清。你的重大惡業(yè)不會增加,而會受到抑制,并被逐漸除凈。一般說來,你若真正相信業(yè)果的道理,你就一定會懊悔你所造的惡業(yè)。這樣,你的懺悔將是誠實的。
以上所說,似乎都暗示證悟之前必先滌罪。但是,我們之中的那些只是口頭念祈禱文,假裝修出家行,而沒有真正的信心和悔意的人,要想獲得證悟,就像烏龜有毛一樣地不可能。金剛薩埵為消業(yè)滅罪之唯一主尊,行者為懺罪解冤,修本尊法,功效最快最大,且為成就無上菩提必經(jīng)階程。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煩惱,止諸惡念,生諸功德。凡修法誦經(jīng)持咒,課將畢時,加誦百字明三遍或七遍,然后回向,則一切功德圓滿,偶有錯漏,金剛護法,不將為咎。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