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藝而棲 才質俱佳 ---讀付建先生藝術有感 花鳥畫,歷史悠久積淀豐厚。在表現(xiàn)題材、章法、風格、流派、筆墨意趣等方面形成了獨具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作為新時代的藝術家如何在龐大的藝術大軍中脫穎而出;如何彰顯繼承和發(fā)揚并從中汲取補益,綿延拓展,達到文變今情,具古以化的境界。這就要求畫家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和藝術形式。而著名花鳥畫家付建先生的作品既有古人的古逸趣味,又有當代語境的高蹈且直抒胸臆。他的作品大有風來花自舞,春入鳥能言之勢。 欣賞作品在藝術的道路上,付建先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畫家。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銳意進取,深化對歷史和傳統(tǒng)的理解,借藝術援手不斷自我超越,從文化和精神層面提煉自己。蘊積于胸,潛心于筆墨。通過筆墨來表達自己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作品中無論從筆墨、從經(jīng)營,從意境,看似有跡可循實則肆意靈動,這都是他善于運用筆墨表達的巧妙之處,畫家并不囿于物象局限而是進行藝術化的遷移重構與創(chuàng)作,傳達出一種灑脫俊逸的精神面貌?此埔砸磺卸际菫楫嬅姘才艑崉t靈感化的心緒奔宕,作品中枝干遒勁,花簇綻放,相互纏繞的墨色與線條形神關系轉化得然天成。是一個物我相結合,情感不斷投入積累的狀態(tài),這時筆下的生命只是一個過程,那種清新、典雅、寧靜之勢撲面而來。 例如在作品中唯美的景致咋一看是秋天蕭瑟的景致,風中凌亂的秋葉以及搖搖欲墜的紅色的果實和一只珍鳥相互對視呼應,給人以從容、安定、祥和豐收富足的景象。他畫的秋荷我們看到的不是頹敗的而是通過秋殘,讓我們看到,正因為殘缺才真實歷經(jīng)滄桑衰敗的荷,依舊堅守一份美麗的本質,有著驚鴻一瞥的生命姿態(tài)。在這里我們看到的頹枝敗葉枯丫殘蓬,不墜污泥將生命幻化成另一種姿態(tài)。這是一種風骨,反而更具盛開時所沒有的美。那高高揚起的是脊梁是精神是一種堅持更是一種尊嚴,給人以不一樣的精神啟迪。 大自然中的萬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價值。付先生用手中的筆墨將大自然的生命力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以清新雅逸的審美視覺,來詮釋筆情墨趣,作品高雅拙樸。他的繪畫語言精致、明亮、雖然只是截取自然的片段,但往往靜謐中蘊含著無限生機。作品中帶霜的菊、空谷的蘭、富貴的牡丹。往往只需幾筆就勾畫出花卉的內在精神所在。他巧用留白,令畫面意境深遠。給人以強烈的精神感悟,讓簡單的畫幅處處見性情,處處見逸趣,及盡物態(tài)鮮活趣味。一位成熟的藝術家必然有自己獨到的繪畫語言,獨到的繪畫語言是來源于畫家長期實踐中的認知和積累。真正觸動人心的是藝術作品背后的思想和精神。而這種精神和思想的傳達就是畫家藝術修養(yǎng)和精神的高度。在付建先生的作品中棲息的生靈。豐腴而不慵懶;顫姸惠p佻。孤傲而不嫉俗。在自然生態(tài)中彰顯著生命與自然的同存、同構各得其樂的精神意境。 我們都知道國畫作為一種傳統(tǒng),繼承需要智慧,繼承也要懂得取法。先生懂得美的取舍,懂得捕捉細微的觸發(fā)。他精準把握精髓。用筆溫文中肆意,雅致中盡顯豪情,同時他不僅僅于一般線條的組合和呼應。藝術創(chuàng)作的生命在于情感,凡是好的藝術作品都是以墨色和線條來訴說的,氣韻生動是畫家才智激發(fā)出來的。作品中線、墨、色交相輝映,墨潤中帶蒼凝,凝匯成朦朧的意境。把自然中的那種自活的純美展現(xiàn)的意蘊完足給人以恬靜且悠閑之感。同時,他習慣表現(xiàn)物象的骨氣,虛實的用筆以及恰當?shù)娘w白顯現(xiàn)了先生在書法上的修為,作品中的線性或雄厚或柔韌或纖美最后都化為生動之意而充盈畫面,國畫的抒情達意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是不再時簡單的畫而是更高層次的寫,只有寫才能完美的表達出畫家的才情和意趣。先生是一個隨性灑脫的人他的畫跟他的人一樣,游墨走彩、自由奔放,隨緣隨性。 在色彩上,先生用色多素雅卻不薄不冷,筆觸輕松暢快,意境醇美空靈,靈活的思維和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飽滿樂觀向上的審美情趣。讓作品充滿健康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簡單的幾片薄如蟬衣的花瓣,如仙子般端莊典雅,淡而不薄之間花朵形態(tài)涌動輕盈飄逸之感,讓我們體會清雅抒情以及風隨草動的物語常態(tài)的美感和物我相融的思想萌動。歷來花鳥藝術作為避世遠塵的方式來呈現(xiàn)孤獨的姿態(tài),以封閉自我境地來謀求生存的。這樣的呈現(xiàn)無疑是和實際的文化遠離的。而付建先生則不同,他是用超常的稟賦豐富的學識使得自己的繪畫語境視野宏闊情懷博大。烘托出一種激勵人心的氛圍,渲染出一種意境,正是因為這種意境讓觀者被吸收被感染感染。 祖國的大好家園到處都是美的給予,到處都是純凈純美的藝術給已。也正因為如此付建先生不會為了藝術而流浪,他擇藝而棲,將身邊所見美好事物轉化為藝術,轉化為美學符號,而這些美學符號,如果沒有先生多年來深厚博學的文思所侵染就不會要有今天的純凈大雅的整體的氣質了。 |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