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現(xiàn)代國畫史上的頂級畫師,誰更出眾? 2021-10-05 15:29 中國畫在世界藝術(shù)中無疑是獨特的,中國畫的產(chǎn)生、形成與發(fā)展不僅有著久遠的歷史,而且有著深厚的文化根源。 處于政治、思想、文化變革較為突出的近現(xiàn)代畫壇,社會變革和思想文化演變相互促進、交替進行著,思想的沃土滋養(yǎng)了許許多多對藝術(shù)界
-
山水有雅氣,境界就不同! 2021-10-19 16:08 胡佩衡 白云秋瀑 從前的人論畫,第一先講究氣韻。學(xué)畫的功夫不同,所以作出來的畫,它的氣味也萬不能一樣,因為氣味是顯露的,不必張揚,也不必遮掩,是雅是俗,可以一望而知。 大凡有氣勢而又有風(fēng)韻(趣味)的叫做“雅氣”,有氣勢而沒有風(fēng)韻的叫做“俗
-
古畫作偽的方式:代筆 2021-09-27 14:21 關(guān)鍵詞:古畫 書畫 代筆 鑒定 代筆繪畫的鑒定是個特別復(fù)雜的問題。過去有許多畫家以賣畫為生,他本來只能畫山水,而買者要求他畫花鳥,有的畫家只能畫花鳥,而買者卻要他畫人物,由于種種原因,畫家又不好說不會畫,只好請別人代畫,這樣就出現(xiàn)了有些畫是畫家本人
-
對話楊勛:用繪畫創(chuàng)造新東方美學(xué)的精神家園 2021-09-29 23:39 2005年畢業(yè)于川美,楊勛是中國當代80后優(yōu)秀藝術(shù)家的典范。他的繪畫與傳統(tǒng)有著千絲萬縷理性卻又克制的關(guān)系。在楊勛的藝術(shù)作品中,時常出現(xiàn)園林、戲曲人物、假山石、花和竹子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他擅長以“光”為搜尋記憶的媒介和手段,定格
-
審美,開啟成為“人”的生命路徑 2021-09-23 19:30 "有農(nóng)夫,住山下。編茅為屋,編竹為籬。日初升,荷鋤出;日將落,荷鋤歸!薄 近年來,民國老教材為不少人津津樂道,不僅語言優(yōu)美、簡練、趣味、貼近生活,更讓兒童追隨身體感官,走向四季輪回, 在日月輪轉(zhuǎn)、風(fēng)霜雨雪中,生動而自然地感受
-
南子緒:從謝赫“六法”到邱漢橋“十八字法” 2021-09-10 09:19 謝赫,南齊畫論家、畫家,“六法”出自于謝赫所著《古畫品錄》,成為我國古代最早美術(shù)品評作品的標準和美學(xué)原則。謝赫“六法”為:1、氣韻生動;2、骨法用筆;3、應(yīng)物象形;4、隨美賦彩;5、經(jīng)營位置;6、傳移模寫!傲ā备拍畹膬(nèi)容在之
-
郎紹君:畫家邱漢橋山水畫含古接今一“點”中 2021-09-08 09:18 畫家邱漢橋山水畫《晨曦》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如何銜接,是中國畫發(fā)展的一大難題。唯求似古則陣舊,唯務(wù)新奇則不似,兩者相加則貌合神離。銜接好,需要傳統(tǒng)的功底,現(xiàn)代的觀念,語言的蛻變與創(chuàng)造,學(xué)力與才情的相輔相成,最后還要諸種因素的協(xié)調(diào)
-
“中國畫”的12個說不清楚 2021-08-16 09:01 “中國畫”概念,自從出現(xiàn)那天起似乎一直就未從理論上真正搞清楚,否則為什么會久久爭論不休呢? 巖畫 從歷史說不清楚 不少人總愛說中國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凡中國繪畫史都會從巖畫、洞窟壁畫、彩陶、漢帛畫、漢畫像磚、漢代漆畫,廟窟壁畫……
-
盛夏里的沁涼瑜伽 2021-07-28 13:48 在青碧蜿蜒的山巔,在綠波蕩漾的泳池中,在蓬勃的植物花卉之間……穿得少少的各種膚色的小人自由自在地練習(xí)瑜伽。 她們或單獨一人,或成群成組相互配合,與環(huán)境親密無間渾然一體; 偶爾一點不經(jīng)意的出格動作,如同夏日里的小小冒險——有一位甚至舒展在朝陽初升的
-
回溯古代,淺談元代文人對“書畫同法”的認識,以及審美特征 2021-07-28 17:21 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根系深扎在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的沃土之中,賦予了傳統(tǒng)繪畫以特殊的審美追求。把握其審美追求,是理解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關(guān)鍵。中國畫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注定了其審美的非同尋常,畫面中的以形寫神的含蓄美、寓情于景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
日志分類
- 全部日志
- 八大山人
- 名家名作
- 潘天壽
- 書圣—王羲之
- 明 書圣 王鐸
- 花鳥大家—吳湖帆
- 吳興八俊(宋末)
- 當代國畫花鳥名家
- 名家藝評
- 書畫史記
- 藝美當下
- 海派寫意近祖 吳昌碩
- 明清人物畫家
- 近代大家名作
- 明代 山水精品
- 揚州八怪
- 近海源~吳昌碩
- 寫意大家~齊白石
- 明清花鳥大家
- 徐悲鴻
- 海派花鳥
- 石濤
- 禪畫
- 東西合璧/吳冠中
- 紅巾畫展
- 張大千
- 書畫逆襲
- 明吳門開山~沈周
- 元四家
- 花鳥傳藝
- 藝術(shù)賞評
- 王雪濤
-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
- 當代書畫新秀
- 宋 花鳥
- 藝林新秀
- 動物王~劉奎齡
- 明畫大器晚成~仇英
- 畫龍點睛~張僧繇
- 宋 山水
- 霍春陽花鳥大雅
- 品鑒名家
- 李可染
- 宋藝
- 丹青傳心
- 元代花鳥
- 石濤/山水盡攬
- 古典名畫
- 工筆妙手
- 清四王
- 明 書法名家
- 嶺南派
- 明末翰林遺賢
- 丹青紅顏
- 當代書法上品
- 海派名家
- 南宋四大家
- 商業(yè)奇才~任佰年
- 名過其實
- 中西合成者~吳冠中
- 爭議之師
- 不朽的人梯~陳師曽
- 無所不工的羅聘
- 融貫中西山水大家吳湖帆
- 清 金陵八家
- 美的季節(jié)
- 當代寫意花鳥新代
- 海上當代畫壇女杰 陳佩秋
- 金陵畫派
- 嶺南巨子趙少昂
- 苦楚新生/來楚生
- “清六家”
- 傅抱石
- 近代工藝美術(shù)奠基者--陳之佛
- 藝術(shù)的力量
- 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
- 清品溥心畬
- 海上垂柳/謝稚柳
- 20世紀中國古典人物畫第一家的——李耕
- 寫意大家徐渭
- 藝術(shù)動態(tài)
- 李苦禪
- 拍寶
- 桂水開宗 白雪石
- 海上山水~陸儼少
- 明清大家
- 名家軼事
- 宋 米芾
- 動物圣手
- 清 全才 傅山
- 程十發(fā)
- 關(guān)山月
- 惲壽平~清 名花
- 趙之謙~晚清三絕
- 王翚 “清初畫圣”
- 黃賓虹
- 南宋 梁鳳子
- 文征明
- 鄭板橋
- 近代書圣 于右任
- 宋~蘇門
- 元 書法大成趙子昂
- 藏寶傳奇
- 名人書畫
- 書畫必知
- 佛教題材
- 畫圣——吳道子
- 領(lǐng)袖風(fēng)采
- 藝術(shù)探討
- 清初四僧
- 沒骨畫大成惲壽平
- 將軍書法
- 掃地僧
- 顏骨柳筋
- 何紹基
- 節(jié)日風(fēng)俗藝術(shù)
- 傅山
- 韓天衡(新海代)
- 千古孔圣
- 唐法宋意
- 明陳淳 大寫
- 北啟南沙
- 近代有成就的書家
- 王子武
- 秦淮八艷
- 顛張醉素
- 魏紫熙
- 清 揚州畫派 華喦
- 名家書帖
- 草祖
- 王獻之 亞圣
- 書家碑帖軼事傳奇
- 對聯(lián)
- 褚遂良
- 完人 黃道周
- 黃胄
- 婁師白
- 韓天衡
- 毛主席
- 江南四大才子(明)
- 名家訪談
- 西泠
- 孫其峰
- 元 山水和人物
- 炒爆栗
- 嶺南諸君
- 褚遂良 虞世南
- 苦爐煉丹
- 魏晉清流
- 孫其峰 天燈
- 明清名人書法
- 許麟廬
- 應(yīng)野平
- 當代國畫山水名家
- 錢松喦
- 黃道周 氣節(jié)
- 元 鮮于樞
- 明 吳門四家
- 現(xiàn)代書法名家
- 明 南董北米
- 黃公望
- 新安畫派
- 梅蘭竹菊四君子
- 明清山水
- 隋唐前花鳥
- 西泠印社
- 隋唐前山水
- 風(fēng)俗畫
- 法常大師 宋
- 現(xiàn)代四大花鳥畫家
- 天才流星 陳少梅
- 陳少梅
- 清 粵東四大家
- 非遺
- 顏伯龍
- 朱屺贍
- 當代工筆人物
- 近代名家山水
- 近代名家花鳥
- 草境
- 高劍父
- 京津大家
- 筆墨傳道
- 文物
- 黃山畫派
- 唐云
- 董壽平
- 黃山壽
- 隋唐人物畫
- 海外流失文物
- 連環(huán)畫
- 元名家花鳥
- 北派山水
- 書畫爭訟
- 無門大家汪慎生
- 丹心向陽
- 元 名家書法
- 當代有特色國畫家
- 蔣兆和
- 明清金陵八大家
- 藏拍傳奇
- 清 梁詩正
- 明大家陳洪綬
- 蒲華
- 郎世寧
- 論書畫
- 孫過庭
- 王一亭
- 書家真?zhèn)?/a>
- 王個簃
- 民國名人書法
- 劉宅旦
- 民俗畫
- 紅日清風(fēng)
- 西安畫派
- 宋雨桂
- 嶺南黎雄才
- 劉繼卣
- 傅繼英
- 敦煌文化
- 藝術(shù)氣節(jié)
- 書評
- 賀天健
- 三星堆
- 弘一法師
- 維新諸君書法
- 湯文選
- 西北名家
- 亞書
- 王獻之
- 沈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