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代社會,有微信真好。甭管什么節(jié)日,也甭管你在不在意,打開微信,看看朋友圈或者朋友群,便知道最近發(fā)生了什么事,今天是個啥日子。 2017 年 2 月 27 日,一早打開微信,“二月二,龍?zhí)ь^”的推送文章?lián)涿娑鴣。原來,又到了一個季節(jié)的時令。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這種二
-
周末的陽光很休閑,無意間從窗外遛進室內(nèi),讓書房頓時溫暖起來,讓書房里堆積在一起的書報也活了起來,增添了若干顏色。此時,人便會增加很多沖動和莫名的情緒。看看窗外,遙想遠方,過去了的很多人和事浮現(xiàn)在眼前,人生很多的無奈和遺憾沉積在心里。
-
對于出生在北方的人來說,下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無論是冬天的雪還是春天的雪,也不論是霰粒狀的雪還是冰花狀的雪,下雪時除了煩惱于道路的濕滑和泥濘之外,偶爾滾滾雪球或投擲上幾個雪塊,抒發(fā)一下積郁已久的情懷也是常見的事情。但能稱得上感動的時候卻沒有過。 這場雪卻把我感動了。雖然她飄落于
-
春雨時節(jié),讀了幾篇有關春雨的詩。重讀南宋詩人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蓖蝗话l(fā)現(xiàn),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名句之外,竟然還有“矮紙斜行閑作草”這一與書
-
生日迎來墨開花 今天是大年初四,也是我的生日。淄博的天氣晴好。在民間傳說中,正月初四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按照民間的說法,正月初四是“灶神”點查戶口的日子,人們要以相關習俗恭迎“灶神”回民間。“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
-
記得有一年幾個老鄉(xiāng)在一起聊天,其中有一位 60 多歲,離鄉(xiāng)近 40 多年的老兄認真地對大家說,他最喜歡吃的早餐是饅頭夾香油?创蠹乙荒樀你露乜粗,他突然變得有些調侃:“饅頭夾香油,簡單又實惠,好的就是這一口兒!彼倪@一嗜好雖然并不出奇,但對于一位在機關工作、工資待遇比較不錯的部隊轉業(yè)干部
-
每年春節(jié)之前,也是冬天最寒冷的日子。這時候恩師閻麒羽組織的寫春聯(lián)活動,總會給這寒冷的冬天帶來一陣紅紅火火的溫暖。且不說站在寒風中圍觀人群的熱鬧,也不提揮毫于人群之間的那種興奮,單說那鋪滿一地的火紅,散發(fā)在空氣當中的松煙墨香,也足以讓人陶醉其中。 昨日的小雨夾雜在寒冷的北風里,沒有
-
2008 年,我曾寫過一首《玉蘭詠》:“初春尚且寒,枯枝吐玉蘭;片片潔如玉,朵朵氣宇軒。任憑游人評,含笑自不語;待到百花開,落地獨自斂。”這就是我對玉蘭花的初始感動。 而明代的睦石在寫玉蘭的詩中,更是把玉蘭花清新脫俗、卓爾不凡的特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這是明朝唐伯虎詠雞詩《題金雞報曉圖》三首中的一首。而在眾多的詠雞詩中,我最偏愛這一首。原因有三,一是這首詩近于打油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其二,全詩用擬人化的修辭手法,看似是在寫雞,更像是在說人,給人以聯(lián)想;
-
1 日暮降臨,天邊的彩霞像血一樣的紅,拔了半天的草,草筐里還是空空的,松散散的幾棵草橫躺在草筐里,也像我一樣無精打采。勞動了一天的社員們準備收鋤回家了,有人在用隨手撿起的棍棒刮蹭著鐵鍬上的土,有人卷起了喇叭筒子煙,吸在嘴里,像是很解乏的樣子。望望村里,各家的炊煙在屋頂?shù)臒焽枭涎U裊升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