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chuàng) 重溫古詩詞:行到畫橋天忽醒,誰家茅屋一聲雞。 云端小院 2025-05-09 06:10 《湖堤曉行》 李昱〔明代〕 宿云如墨繞湖堤,黃柳青蒲咫尺迷。 行到畫橋天忽醒,誰家茅屋一聲雞。 大意: 拂曉時分,濃重的烏云如墨汁般籠罩著湖堤,岸邊的黃柳與青蒲在朦朧中若隱若現(xiàn),咫尺之間都難以分辨
-
原創(chuàng) 元代國畫︱倪瓚《畫譜冊》欣賞 藝術(shù)名畫 2025-05-05 12:11 倪瓚的《畫譜冊》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頁尺寸為31.2x37.1公分,畫幅則精巧玲瓏,僅23.6x14.2公分。后副頁五幀,尺寸相近,如細密書頁,靜靜承載著這位元代大家的筆墨真意。 倪瓚,字元鎮(zhèn),號云林,生于無錫梅里,家
-
國畫名家吳冠中 正經(jīng)的文化賬號 2025-05-09 20:08 吳冠中(1919年8月29日—2010年6月25日),江蘇宜興人,中共黨員,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杰出的畫家、油畫家和美術(shù)教育家。以下是對他的詳細介紹: 一、生平背景 出生與教育:1919年出生于江蘇省宜興縣閘口鄉(xiāng)北渠村。他自幼展現(xiàn)出對藝術(shù)的濃
-
陳少梅畫美女,真美! 2025-05-02 19:11 發(fā)布于: 山東省 陳少梅 《紅樓望梅圖 》 陳少梅的仕女畫,被譽為“唐寅以后第一人”,取法明代唐寅、仇英的細膩工筆,又吸收北宋減筆描的簡練線條,將多種線描技法融于一體。 張大千曾贊其“衣紋有宋人風(fēng)格”,線條挺拔如絲,既顯絲綢質(zhì)感,又賦予
-
原創(chuàng) 《紅樓夢》中,晴雯這只“花瓶”,是被誰打碎的? 黑白文章澤淵詩 2025-05-08 09:30 靈巧的晴雯,為何在《紅樓夢》中的下場如此凄慘? 悲劇更容易觸動讀者的心,共鳴于曲折的人生和不幸的遭遇,《紅樓夢》是一部悲劇,彰顯社會現(xiàn)狀,演繹百態(tài)人生,雖具夢幻且蘊含當(dāng)時社會的實際寫照,人物眾
-
一組很樸實的國畫欣賞 2025-05-08 17:12 發(fā)布于: 山東省 魏紫熙 《采棉圖》 “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tǒng)”,這是魏紫熙畢生踐行的藝術(shù)理念。 他在50-70年代轉(zhuǎn)向人物畫創(chuàng)作,以回應(yīng)新中國對勞動人民形象的呼喚。 為捕捉最真實的場景,他深入農(nóng)村、工廠、海防前線,與勞動者同吃同住,速
-
攜墨戲壺中,落情滿紙間——鄭宗修《西窗雜談》出版 錢江晚報 2025-05-07 20:35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徐天穎 《西窗雜談》鄭宗修/著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出版社/出版 《西窗雜談》以2002年《美術(shù)報》的“西窗雜談”專欄為主體。鄭宗修先生年輕時有機會接觸周啟人、沈薇青、余任天、譚建丞、吳藕汀等
-
周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善本碑帖綜述 古籍 2025-05-09 00:03 摘要: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中華瑰寶數(shù)十萬件,尤以書畫等最為精彩。其中碑帖約有1239種,雖數(shù)量不多但多為罕見的孤本善拓,其主要來源為清宮舊藏且大都集中在館藏號故帖000001-000273,宋拓等則幾乎全部集中在館藏號故帖000001-00
-
原創(chuàng) 蘇軾的一首離歌,將中年人的無奈狠狠扒開,結(jié)尾三句堪稱千古絕唱 小話同學(xué)話詩詞 2023-11-26 15:30 這是蘇軾走過了人生的漫漫之旅后,在人生最后時光里寫的一首詩。 尤其是詩歌最后兩句,就像是蘇軾對自己一生的總結(jié)一樣,而讓蘇軾倍感欣慰的則是他在黃州、惠州、儋州這三個地方的工作經(jīng)歷和